返回

第八十四章 招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招标 (第2/3页)

则是五年后支付,前提是五年内水泥路质量不能有问题,若是水泥路有质量问题,所需修缮资金将从余下四成扣除。”

    与会的商人们听了,一片哗然。这要求不可谓不苛刻。顿时一些投机之辈萌生了退意。

    只有一些务实的商人若有所思地考虑着利弊。不久之后,人群中一個头发花白,皮肤白皙的商人开口了。

    “敢问徐大人。修建这条水泥路总共所需要多少银两?”

    “预计四百万两上下。”

    “所需银两如此之多,恐怕没人能够接下这个活啊。”这名商人名叫翁守云,山西人太原人。

    “阁下所言极是,所以朝廷打算分段招标,各自负责一段路程。并且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只是修建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段。”

    “第一期工程朝廷准备分多少段?”

    “三段。”

    翁守运听了眼前一亮,再次问道。

    “如何获得施工资格呢?”

    “竞价,谁出的钱多谁获得施工资格。”

    “水泥从哪来?”

    “朝廷会协助建设水泥厂,伱们可以把地址选择离施工最近的地方。”

    翁守运默默在心里盘算着,帮朝廷修路不是目的。目的是以后水泥的生产经营权。这是闭着眼睛就能赚钱的生意,哪怕修路赔钱都要干。

    和他一样想法的有很多。表面上一副这活不能干的样子,出价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

    “若是没有其他问题,那就开始竞拍。起步一万两,每次加价五千两。”

    最终,三段水泥路的施工资格,或者说三个水泥的生产经营资格,分别以十万两、九万两、十二万两拍了出去。

    三家分别是山西太原的翁守运、河南开封的邹元、江西吉安的郭吉臣。

    在众多商人中,他们不是最有实力的,但却是最果断的。不久后,他们将为自己的果断而庆幸。

    朱由检听了徐光启的禀报丝毫不意外。这些人都不傻,别说付钱修路,若是以后从水泥上赚到甜头,恐怕让他们免费为朝廷修路他们都乐意。

    “工部派出监理,施工的时候要全程监督,不能让他们偷工减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