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一章见证历史(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一章见证历史(一) (第2/3页)

    虽然只是别的国家的消息,可对大明来说,是真的给解了大问题。

    让建州的边缘,减少了沙俄的贪婪。

    从而也让大明在建州的军事局势,得到了缓解。

    因为,随着崇祯再次离开大明不久,沙俄就又开始了无休止的骚扰,虽然只是癣疥之疾。

    可能够在给大明一点经营建州的机会,扩大建州的人口数量,也是一种长远的战略优势。

    要不然,知道建州的边缘要打起来,想要迁移的百姓们,心里就会多了一层顾忌。

    而大明,则是在道院长久的研究之下,终于产出了一手机械马车,简称机械车。

    由于可以比马匹的耐力和速度更快。

    瞬间就成为了大明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也让大明的朝廷,逼不得已在原来的交通法的基础上,再次完善了新的交通法规。

    随着大明和外面的其他国家,进行了深入的文明碰撞。

    使得大明的许多制度,也被别的国家进行的吹捧。

    像什么每天工人最多只能工作四个时辰,也就是八小时。

    还有就是死刑的废除等等。

    让许多的农场主,和工业厂主都是恨得牙痒痒的。

    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他们的手下的工人们,可是一直都暗无天日的干活呢。

    这样的言论和对比,怎么不可能让当地还在安分守己的干活的工人们羡慕和嫉妒?

    有了着两样情绪。

    在许多地方,每天都会有枪声响起。

    当然这些,崇祯只是看了一个热闹,听了一个笑话。

    引起的最大的后果就是,杨国和大顺的土地上,多了一些偷渡过来的其他国家子民。

    从而进一步缓解了,这两个国家之中,人口不足的窘境。

    还别说,其中还是有不少的人才的。

    为此,崇祯没少看到高岩每天咧着嘴的,开心的大笑。

    从大明运输过来的人口还没有到来,就先给他从别的地方注入了一些活力,从而让这两个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崇祯就带着高桂英她们踏上了新几内亚--杨国的土地。

    在踏上杨国的土地之后。

    杨阔海同样是不怎么待见崇祯,闹得崇祯都快要怀疑,怎么自己的每一个儿子都仿佛捡的一样。

    陌生的,还不如面对一个陌生人来的热情。

    父子之间的交锋,柳如是她们在大顺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

    「由检不用见外,小孩子就是这样,接下来了,就让我带着你们到处看看。」

    到了这里,那就是柳如是的地盘了。

    自然一切都是柳如是说了算。

    崇祯自无不可。

    只是心里有点无语,杨阔海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被称作小孩子,只能说柳如是的溺爱,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养废了。

    真的是个异数。

    当然,经过了这么久的相处,崇祯也明白,其中的教育功劳,还是得算在高桂英的头上。

    对于这个女人,崇祯的心里很复杂。

    他可是把人家的老父亲给干掉的,没有在大顺的时候,被人给宰了,都是他命好,遇到了一个讲理的。

    要不然。

    他可是算过大顺的构成部分,大多都是曾经的反贼。

    只是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国家的顶梁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