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偏只到、凉秋半破(五) (第2/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算,怎么不算?”
说完两人也乐了。
小朱慈烺自己乐呵着,看到了自己的娘亲笑了,也跟着大笑了起来,双手还在木马的头上,不断的敲打。
“看把他乐的,晚上一个人睡觉的时候,不要哭才好。”
“皇上驾到。”
宫女们的话音刚落,崇祯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忙完了手头上的事务,他也就有闲情回宫了,虽然外面还有人让他牵肠挂肚,可家里也不能闲下来。
“什么不要哭才好?”
崇祯好奇的看了看朱慈烺,不是玩的很开心吗?
怎么又要哭了?
“今日朝堂上没有大事吗?我们姐妹两人,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
张嫣眨了眨眼睛说道,让一旁的周皇后听得无语,一开始可不是这么说的。
“大事是有,不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按照计划走下去,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湖广赈灾,还有多久结束?”
“最快越要年底。”
“哦,过冬的物资,都准备好了吗?”
“皇后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个问题来了?”
“一些人,想要知道,运往辽东的棉衣,棉被之类的物资,可不可以分出一部分先运往湖广救济灾民。”
“你说的是那些商人啊。”
崇祯想了想,这些人把话已经递到了皇后耳朵边上,可真是神通广大。
他是知道的。
如今衮州的棉织厂,生产的出来的物资,可是堆积如山,要是不尽快出手,转换成金元的话,怕是连给工人的工钱都付不起了。
不是销售不出去,而是因为,所有的运输工具,大部分都去支援湖广了。
运输力量起不来,就是着急也没有用。
眼看着都是钱,就是赚不到手中。
“你给他们说,不用急,最迟半个月之后,更多的马车,就会生产出来。”
崇祯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计划。
无论是辽东,还是长城各个关卡,这一次大胜仗,缴获的物资当中,牛马可是占据了很大的一笔财富。
牛可以立刻分发下去,只有马,必须有配套的马车,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所以马车制造厂,也已经在赶工了。
只是速度还是不够快而已。
“对了,明天袁可立要来京师,你们谁陪着我去迎接一下,咱们再看一场戏,顺便弄一个接风宴。”
“以前可没有见到你对谁这么客气过,袁老真像你说的那么可厉害?”
“比我说的还要厉害,要是他再年轻个十年时间,大明现在会更加好一点。”
“可惜了。”
崇祯知道张嫣在可惜什么。
有能力的人总是很少的,崇祯自己能够把这些厉害人物聚集在一起,不是他的眼观更有多么的独到。
不过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多了一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罢了。
其中只要听说过的名人,那都是有本事的。
只要把这些人找出来就行。
至于外面谣传,说他有识人之明,只要一眼就能够看出那一个人的能力在什么地方,其实哪有那么玄乎。
**
翌日。
九月初依然闷热,本来是将要下雨的天气,却始终不见半点雨滴。
许久都没有开放的文渊阁,这一天也开了。
李长庚总算是从道院搬回了此地办公。
不知是已经熟悉了到院会议室的办公氛围,还是对文渊阁忽然产生了一丝陌生,总觉得做起事来,不得劲。
“人多好干活,当时在会议室,群策群力,办公的速度自然快,现在只有你们几个拿主意,患得患失之下,自然就慢了。”
卫江代替了魏晨的位置。
做的事情也都是魏晨以前做过的。
一杯茶,一碟小吃,崇祯斜坐在椅子上,一边品尝着薯片,一边喝着淡淡的茶香。
悠闲的让李长庚抓狂。
他是见识过皇上的办事效率的,错过了最忙碌的几天,鲜果皇上给他搭把手,那是不可能的。
“袁老应该快要来了吧?”
李长庚放下手上的公文,撑着下巴问道。
“别想着偷懒,这次没你的事,我自己接待就成。”
崇祯眼皮子都没抬,立刻就知道李长庚打的是什么主意。
“哎,好怀念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