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章故潮信盈虚因月(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章故潮信盈虚因月(八) (第2/3页)

未完,请翻页)

    还在浙江养老,却偏偏把自己送到了杨廷麟的手下,他这是遭了多大的孽,才能够遇到着这样的官员。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的学问也是不小,能够在崇祯年间中举,就很能说明问题。

    奈何如今的科举,早就不是原来的科举了,学的四书五经越多,其他的方面就越是薄弱。

    数算在他看来,可是要比四书五经还要让人头痛的东西。

    李定国慢慢的打开信封,刚刚抽出一点信封中的东西,心头就是一跳,熟悉的纸张,熟悉的字体。

    信封中装的那是信件,分明都是支票。

    还都是面额不大,随时都可以兑换,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支票。

    他没有看一共有多少金元,厚厚的一叠,想必是不少的。

    抬头看向杨廷麟,此时杨廷麟也发现了李定国的不对劲。

    “怎么了?”

    “你自己看看。”

    李定国把信封装好,递了过去。

    杨廷麟不解的刚刚拆开,手上就是一抖,信封中的支票,哗啦啦仿佛下雪一样的,落在了地上。

    震惊的抬头道:“贿赂?”

    “废话。”

    李定国眼皮一抬道。

    “我手贱了,”

    杨廷麟苦笑道,本来没有他什么事情,非得看看信封,用皇上的话说:好奇心害死猫。

    这一次猫没有死,他却是快要死了。

    没有去细看支票上的金元多寡,心下估计,最少不会低于二十万金元,一笔庞大的数目想象心中就发憷。

    “来人在哪里?带他来见我,对了把赵老三也给我叫来。”

    李定国瞬息之间就做出了决定,能用这么多钱来贿赂他,在整个南京城中都找不出来几位。

    多拉一些人给他做见证,也好过被人给歪解了事实真相。

    皇上对他很信任,他也不能给皇上脸上难堪啊。

    郑芝虎(1606年-1635年),字曰蟠,号韬远,郑芝龙之长弟,声若幼虎,故得名为“芝虎”。

    另以武勇,浑号蠎二,一直做着另类买卖。

    在十四岁的时候,与兄郑芝龙,同为其父逐出家门,流浪至澳门,再至日本,与芝龙感情最笃;芝虎勇猛果敢,武艺过人,辅佐芝龙,在海上称雄,屡建战功。

    当时,江湖有“龙智虎勇”之誉。

    如今兄长郑芝龙投降明朝,任厦门水师游击。

    本来于福州的官员关系很好,自从崇祯登基,多少次都想要去往京师拜会,瞻仰一位龙颜,都没有任何机会成行。

    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而这种大规模的迁移,需要的人手是很多的。

    一晃一年就过去了。

    接着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

    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

    而等到崇祯三年的时候,郑芝龙有时间了,却又因为崇祯的实力涨的飞快,自己生怕去了京师回不来,也就没有成行。

    一拖再拖,也就到了崇祯四年。

    而且他更加看到了皇上对于水军不遗余力的建造,这让他心中的恐慌,一日胜过一日。

    现在他还能够拥有水军,让皇上高看一眼,往后要是大明的水军,比他的还强大的话,那么是不是他就又要从官兵,沦落为海盗了?

    身份在又是后一点用处都没有,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可更多的时候,就是正统啊。

    郑芝虎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得为自己的哥哥分忧才是。

    所以这一次,就背着家人,悄悄的一人乘船来到了凤阳府。

    他已经打听好了,镇守凤阳府的人,可是大明的内阁次辅李定国,只要交好了此人,那么大事可期。

    至于另一名水军将领,他是不放在眼中的。

    大明的军队,可都是在文臣的手中掌控者,所以在他看来,那个叫做杨廷麟的人,也不过是李定国的手下而已。

    而大明的文臣没有一个是不喜欢钱的。

    投其所好这一招,可是和他哥哥学习的,每次使用出来都能成功,可惜的就是近两个月一来,那些官员们的胃口太大了一些。

    至于,他还带着的另一个礼物,相比之下,就更能体现诚意了。

    当然。

    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