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故潮信盈虚因月(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六章故潮信盈虚因月(四) (第2/3页)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中原逐鹿,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十二字方针帮助刘邦与项羽的斗争走到了最后。

    一直到元朝末年,朱升(初为官,后隐士,后为朱元璋的谋士,进朝为官)给朱元璋提出的九字真言也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虽然少了三个字,可大概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只能说,历史很有趣,然而任命从历史中学到的,却从来都会被遗忘,或许是不是遗忘。

    而是不愿意去正视。

    “那就这么办,就怕大明的小皇帝崇祯不肯给咱们机会。”

    这一次杜度他们算是听懂了。

    连称臣的规矩,一时间也给忘了,实在是这十二个字,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是太丰富了一些。

    之前联手林丹汗,一个攻打大明的居庸关,一个攻打大明的马兰峪。

    那都是待时而动,掐的时间点也很不错,正是湖广受灾的时候,可他们算失误的就只有一样。

    那就是大明的火枪,比以前更加厉害了。

    要不然这一次出征,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的清楚。

    “那就想尽办法,让大明的小皇帝崇祯,给咱们机会。”

    皇太极知道,此时大清存在下去,才有后来的机会,要是大清没了,什么样的想法也都会没了。

    这也是他回到了盛京之后,一个人坐在御书房,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一个道理。

    他手上的两旗损失惨重,而没有人威胁他退位,就已经说明了,大清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清,只有继续团结起来,才有肉吃。

    要不然一定会被逃散在四周的蒙古狼崽子们,给逐个击破,成为别人手下的奴隶。

    做过主人的人,是永远也不想回到做奴隶的日子当中去的。

    “这个还得那些原来大明的那些大臣们最清楚不过。”

    代善建议道。

    接下来就是一场针对崇祯的喜好的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一开始流传出去的,禁止传播儒学的话,也因此而仿佛是一片落叶一样,被风吹过之后,就了无痕迹。

    天空澄碧,纤尘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澄碧的天空中,烈日炎炎。

    远山也在扭曲的视线当中,看起来更加显得虚幻,仿佛就是一张山水画,随着观赏的人抖动,而颤抖不止。

    至于和风送暖。

    那真的就是很暖和的样子。

    只是在八月最末端,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天气,就连还在庄稼地里的农民也不例外。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快要丰收的时候。

    可炎热的天气,一样会让干旱的田地,减产不少的粮食,能够高兴的起来就算是怪事了。

    好在这样的年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人们都早已经习惯了。

    除了唉声叹气几声之外,那还能够做出点别的事情?

    也就最近几年,朝廷的做法深入人心,一条条的政令下来,最起码罪业没有听说,那个地方饿死人了。

    京师的百姓们很淡定。

    不止百姓,那些有钱人也一样淡定,稳定的生活环境,是能够稳定人心的。

    随着王家戏园子的开业。

    虽然只有第一天免费,可之后的生意就再也没有断过,大有越来越好的架势。

    弄得很多有钱人,也琢磨着是不是在京师开办一个戏园子赚钱。

    不过在打听了一下,需要花费的开支之后,不少人就开始退却了,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

    一旦亏本,就是血本无归。

    这一天是戏园子开业的第三天。

    一大早就有人前来排队买票,然而却被告知,今日的戏园子座位,已经被人全部包了。

    “那个有钱人这么阔气?”

    “就是,三百多个座位,还有二十多个雅间,这得多少金元啊?”

    “你自己算,一个座位一个银元,一个雅间就是三十个银元,你觉得会话多少钱?”

    有觉得自己数算好的,立刻就在心中默默的算了起来。

    “大概在十个金元左右。”

    其中也有人为了更快的说出答案,用了一个大概,虽不准确,可也差不多。

    一旦从银元上升到了金元。

    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贵?什么时候能够便宜下来,让咱们来百姓也能够舍得花钱看戏?”

    其中经历了第一天免费的看戏。

    许多都是来到这里的平民百姓,随后的戏票价格高昂的让他们望而却步,只能在外面,站在门口听听你面传出来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