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一章万水归阴(十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一章万水归阴(十一) (第3/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力是怎样的滋味。

    一群人低着脑袋,不敢和张鹤鸣对视,别看人家已经八十的人了,骂起人来谁也顶不住。

    “大人。”

    “又是说事,没事就一边待着去。”

    自从道院的会议室开会结束之后,张鹤鸣就鼓着一肚子的气,想要办好一些事情,戏院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当时边军在打仗,湖广在赈灾。

    可他就想要让人,根据这样的事迹,弄出一点关于英雄,忠臣,良将的戏出来,可偏偏自己话大代价招来的这些人。

    一天到晚的,脑子里除了女人,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大人,道院来人请你去一趟。”

    张鹤鸣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不用想就知道,道院找他,实际上就是皇上找他。

    所为的不外乎就是关于戏院的事情。

    毕竟,王家的戏园子已经开业了,他拿着皇上的金元,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说不过去不是。

    “知道了,我这就去。”

    张鹤鸣已经老了,特别是跟着崇祯的这几年,老的更快。

    事情多了,许多时候,都只能自己拿一个大致的章程,可如今朝堂之上的人,并没有谁闲下来。

    想要多找一点帮手,就只能找以前那些儒生们了。

    “老夫回来,就想要看到你们拿出一点有用的东西,记得,你们不是在为老夫做事,而是在给你们自己做事。”

    有一句话,张鹤鸣没有说。

    要是让皇上觉得这些儒生们,真的一无是处的话,估计这一代读圣贤书的人,一个也别想出人头地。

    他是在给这些人,找一个上进的陆祖。

    然而还是有人把他的这一番好意,当成了朝廷对他们的妥协,也是天真的可以。

    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却还在做着士大夫的美梦。

    张鹤鸣心累啊。

    等到张鹤鸣走后,屋子内的所有人却一点都没有认真的在做事。

    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觉。

    也有人端起茶杯,往里面放了极快冰块,在这种炎热的天气当中,实在是最好的消暑物品。

    “张先生简直是对咱们的大材小用,写一部戏曲能够治国吗?”

    其中一人不屑的把一本翻开的《说岳全传》推到一边。

    “只能娱乐皇上而已,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另一人喝了一口冰凉的茶水,美滋滋的气愤道。

    “你这可就说错了,现在天气炎热,哪有冻死骨,张先生是想要咱们干出一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另有一人接口说道。

    “要不是为了一点阿堵之物,想要养家糊口,真以为我想要来这里不成,看来咱们是时候联名上书,让皇上知道知道咱们的抱负了。”

    一名中年文士,忽然一拍桌子,振振有词的说道。

    仿佛他这能言出法随,让皇上信了他的邪。

    然而此话一出。

    所有人就又是立刻闭嘴。

    因言获罪在如今虽然被皇上给废止了,可也不是能够随便胡说八道的。

    联名上书?

    想的挺美,要是能够做到的话,他们也不会坐在这里喝茶了。

    如今的大明,那个地方的官员不是缺口很大,随便在那个县上任一任知县,或者县丞也好。

    不用几年,就能够发家致富。

    还不需要去沾染商人的一身臭习气。

    可惜的就是,皇上宁愿用一些老实巴交的老农,或者干脆就是他们看不上眼的商人去做官。

    都不用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

    如之奈何。

    “王与胤,你不会真被张鹤鸣给忽悠了吧。”

    所有人都在长吁短叹的时候,忽然就见到角落里一个中年人,正在埋头书写着东西。

    看样子已经悄悄的写了不少了。

    王与胤,字永锡,一字百斯,王之垣孙,父亲王象干是也是曾经的兵部尚书,可惜就在今年,年纪已经八十高寿的人,已经没了。

    家中没了顶梁柱,他也就不得不出来找门路,好延续自己的家声。

    “我觉得,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的做点事情最好。”

    王与胤头也不抬的说道。

    按照习惯,今年应该是丁忧在家,可时不待我啊。

    若不是还能够遇到和自己父亲关系不错的老朋友张鹤鸣看中,他那有机会进朝做官,虽然官职只是九品的报刊编撰。

    可那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