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九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十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九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十三) (第2/3页)

与后金(清)间之议和。

    最后苦苦追求的希望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灭,乃绝食而死。

    然而此时的历史,早就乱的不成样子了。

    他不但大败了皇太极派来的杜度一万兵卒,还像似一个少年人一样的满怀感慨。

    完全没有那种想要和大清议和的想法。

    此时在他的心中想的就是:大明强大了,要大清干嘛,要是有机会打话,还是要打出去的。

    当然。

    在此期间肯定是要多弄出来一些奴隶,去各个矿山开矿。

    ‘大明的百姓金贵着呢。’

    这句话张春也是认同的,苦活,累活,危险活,总不能让一个强大的国民去干吧。

    刚好周围的这些混蛋跳的欢,那就用他们的祖祖辈辈来给大明赎罪。

    “再往前就是当时杜度驻扎营地的地方,你要不要去看看?”

    良久平复下来了心情,张春招呼着自己的忘年之交。

    “正有此意。”

    刘文秀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自有领队的亲兵走在前面。

    前行数里,豁然开朗,一片平地跃入眼前,地上的草木在就被踩踏的抬不起头,只能看到当时扎营留下的痕迹。

    “杜度选了一个好地方。”

    环视一周,刘文秀也得承认,来时一路上,最好的扎营地点就是此地,或许往后还有更好的位置。

    可也只有此地距离喜峰口最近。

    “建奴勇猛,这一点是真的,可无知也是真的,说实话,要是建奴们有着和大明一样的火器,喜峰口我还真的没有把握守得住。”

    若是面对旁人,张春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也就只有面对刘文秀才可以。

    经过了昨天一下午的交谈,他也摸到了刘文秀的身份,与其说是说给刘文秀听得,不如说是想要借着刘文秀的嘴,说给皇上听。

    他不会因为打了胜仗,就忘乎所以的认为自己真的无敌了。

    现在的火器还没有被建奴们解密。

    就像当年,大汉的铁器还没有被匈奴们知道锻造方法一样,要是真的流传了出去的话,那就真的会成为大明的巨大威胁。

    当年匈奴们拿到了青铜器的锻造方法之后,一度压着大汉在打。

    也就大汉有了铁器之后,才有了“一汉当五胡”的说法。

    武器的进步,真的可以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所以说,晋商八家那些人都该杀,要不是他们把大明的铁器和粮食运往关外,辽东的战事怎么会打的那么辛苦。”

    如今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了。

    虽然当年只有八大晋商死于非命。可到了现在,只要是晋商在崇祯控制之下行走,都很艰难。

    倒不是官府为难。

    而是随着各种消息流出,他们的买卖,总会得到当地人的抵制,即便是相同的货物,价钱都差不多。

    当地的大多数百姓们,宁愿购买一些稍微贵一点的物品,也不愿意去凑晋商的生意。

    而做生意的人,名声臭了。

    在这个时代,就真的是寸步难行,之后将要付出的代价,可就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坚持的下去的。

    “算了,不说这些糟心事了,今天下午,我就得启程回到京师去,你要是写好的奏章的话,我刚好也可以给你带回去。”

    在喜峰口他待得时间最久。

    看到的,和听到的也最仔细。

    对于张春这个人的了解也而更加的深刻。

    将士们打了胜仗,就得给出一个合理的奖赏,升迁的必须升迁,受伤的也必须安置。

    这份工作,暂时还是晁刚在管着。

    本来等到秦良玉来到京师之后,分出去一点职务,谁知道走到半道上,湖广地龙翻身,现在也已经带着人手,正在进行救灾工作。

    一时半会,还到不了京师。

    “这就走?不多看看?”

    张春一怔,随即想到,皇上身边的人总是很忙的,人家能够多陪他一天的时间,已经算是足够重视喜峰口了。

    “不用了,要是下一次你我相见,我希望是在松亭关,怎么样?”

    临走之际,刘文秀忽然说道。

    松亭关现在已经沦落到了兀良哈之地了,而这些地方,现在还落在了建奴的手中,本是防备敌人南下的重要关卡。

    如今也只能退回喜峰口暂做防守。

    虽然也是一处险关,但意义却是不同。

    张春一个愣神,瞬间就反映了过来,他以后还是有出战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