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千古兴亡多少事(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五章千古兴亡多少事(七) (第2/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是等啊,等啊。

    等到最后,都没有等到那样的一份诏书,却是等来了自己的女媳,因为朝堂问题将要被判刑。

    这哪能够。

    好歹还是孔家的姑爷,女媳不要面子了,孔家还是要的,可一封奏疏上如,却是泥沉大海。

    最后女媳回来之后,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只觉得皇上到底年轻,脸皮嫩,所以才没有回话。

    可后来的事情发展就不是他想的那样了,又从某些小道消息中得知,皇上根本就没怎么在意过他的奏折。

    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官兵进衮州,一日一个变化,让大部分的衮州官吏都亡命而逃。

    也就他们孔家,家大业大,根本就不怕谁欺上门去,可自信的结果,就是全家人都被拉去修路。

    而他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就只能上京面圣,看有没有机会被皇上放过。

    “将军,孔家家主已经带到。”

    “好,我这就送他进宫,皇上和大臣们都还在朝堂上等着呢。”

    孔胤植一路上想了许多,也看了许多。

    想的是儒家的东西,似乎已经在崇祯的手中开始落寞了,看得则是少了儒家经典的宣扬,冀州也没有比别的地方变得更差。

    仿佛儒家的东西,对于整个大明没有任何的作用一样。

    既不能增加百姓的财富,也不能让多数人吃饱肚子,然而是什么时候,自己觉得儒家经典是所向无敌的?

    是缺一不可的?

    他已经忘了。

    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绕不过这个弯。

    抱着“衍圣公”的头衔,吃了许多代人,终于轮到他这一代开始偿还利息了,只是这个利息太大了一些。

    “孔胤植下车了。”

    一个年轻的声音在车门外叫着他的名字,一时半会他还是有些不是很习惯,平时被人都是叫他“衍圣公”的。

    而这就还要看他乐不乐意搭话。

    心中叹息一声:虎落平阳被犬欺,忍了。

    面无表情的下车之后,就看到了一位年轻人站在一旁,眼中正好奇的看着他,仿佛他是长着三头六臂的怪物一样。

    随后拿出手中的画像,看了两眼转头说道:“是这人,没错。”

    “既然没错,还请将军在上面签字画押。”

    一路上护送他来到京师的头领人物,拿出了一张公文样的纸张,递了上去。

    叫将军的那人,掏出了一支他没有见过的笔,在上面飞快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才对着孔胤植道:“我叫王冲,现在你跟着我走吧。”

    孔胤植还没有开始他的长袖善舞,就看到了王冲的后脑勺,左右看了一眼,都是背着火枪的精锐士兵。

    没奈何的只能跟上。

    这个地方他知道,在紫禁城外面,想要进到里面去,还要走很远的一段路,在以前他进宫的时候。

    可是有马车直接送进去的。

    张了张嘴,想要一点自己的待遇,可还是咽下了话头,自己已经不是以前的“衍圣公”了。

    自然也就没有了那种圣人光环加身,堂皇大气的排场。

    路途不远,可在缺少锻炼的孔胤植身上,走这么一段距离的路,就开始喘气了,走在最前面的王冲,只能停下脚步等着他。

    “你们儒家不是讲究‘君子六艺’吗?怎么你没有学过?”

    王冲还以为,孔家人应该和他看到的那些儒生们会有不同,毕竟能够传承了几千年的世家,怎么都会和外面的些人有区别才对。

    可现在看来,好像和那些儒生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是‘衍圣公’,不是君子,所以不需要学。”

    孔胤植气喘吁吁的说道。

    从这个时刻起,他就必须把“衍圣公”的名头挂在嘴边了,这也是他保命的技巧之一,就算在自己再不堪造就。

    也会有人看在孔圣人的面子上,放他一马。

    除了在三国时期,曹操例外。

    现在他只希望,崇祯不是另一个曹操,不然他也会像孔融一样,死的憋屈。

    王冲自然是不知道“衍圣公”和君子之间有什么不同的,他啊不是儒生,虽然当年激励人也盼望着他能够科举成功。

    只是事与愿违。

    文不成,却做了将军。

    实际上就是他的家人也很诧异,没看出来自家的小子,有领兵打仗的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