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满眼风光北固楼(六) (第2/3页)
请翻页)
走,今日已经看到了皇上的决心,就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回去之后自己家里的轿子全部都要砸了烧柴。
另一边,已经走了很远的张国维,心中一阵惆怅。
这么多天来,能够找上他给孔家说情的人,居然只有宋祖乙一人。
让他恍然觉悟到,什么叫做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清楚的认识到,肯定是孔胤植做了什么损害自身声誉的事情。
张国维猜的虽不中,也不远了。
在孙传庭进入衮州开始下手之后,大部分的官吏,跑到了孔家想要寻求庇护的时候,被坑的简直是不要太惨。
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孔胤植觉得自己是赚了大笔的金元,却是自己被别人供着习惯了,还以为没啥大不了的。
在他的心中都是流水的皇帝,千年的世家。
谁在他的身前,都要矮上半头。
可事实上就是,大多数人看的明白,皇上是要下真功夫了,一个将要烟消云散的世家,也就没有人前去捧臭脚了。
**
一前一后二匹快马。
飞驰在修好的官道上,身上穿着一件特殊的黑色劲装,胸前和后背都写着一个“令”字。
这是现在大明快速传递军情和政令的人员专用衣服。
最近衮州到京师的特别多,久而久之见过的人也都认识了,远远看到就开始躲开。
衮州之内,也不是每一个地方的路段都是修的水泥管道。
一路上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东昌府。
李定国在接到公文之后,立刻就找上了孙传庭,而孙传庭也在他的前一刻接到了另一份公文。
虽然公文的款式都一样。
可上面盖着的印玺不同。
一个出自内阁首辅,一个出自还没有完善的军部。
“你也接到了,咱们可以开始了。”
两人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都守着规矩没有交换公文,毕竟两者的管辖,都不是一条线,就算是上面写着的命令是一样的,也一样不能偷看。
“你先走,我随后就到。”
李定国还要兼顾后勤,暂时接管者孙传庭的后勤补给。
粮草先行的军事行动,因为火枪的出现,和推进速度的愿意,已经跟不上形势了,只要能够跟上队伍就行。
“好,我去了。”
军营之中。
队伍早就集合完毕。
“现在,各尉长为小队,按照推演方案行动,主力队伍跟着我走。”
队伍在孙传庭的吼声中,立刻就整队出发。
庞大的队伍,分成了若干细节,一步步的推进下去,之后最考验的就是接手后的官吏执行能力。
五天时间,青州下。
八天之后,莱州清理干净。
十一天之后,就到了登州,再往下威海卫,灵山卫也是一鼓作气,没有任何阻挡的请了一遍。
孙传庭亲在带队五千人,进入了衮州府。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升兖州为兖州府。
由于兵势强盛也没有耽搁多长时间,一路直下,进汶阳,过桃山。
曲阜孔家已经在望。
孔胤植在家中没有等到自己女媳的任何消息,心中立刻就知道坏事了。
可他还是没有想到事情的严重性。
毕竟千年的世家,总是有着旁人所没有的底气。
在第一次接到,孙传庭已经向着他的方向快速行军的时候,就开始召集家中的所有人前去迎接。
远远的看到数不清的队伍,洪水一般的涌来。
随即在他前面二十丈距离的时候停下,最先一人穿着一身和旁人不一样的衣服,腰挎长剑的走了出来,身边还跟着两名护卫。
“前面可是孙将军?”
孔胤植一身华丽的儒衫上前两步,用一种孙传庭没有见过的礼数行礼。
在他的身后,孔家的下人们也立刻就奏出了乐曲,威武雄壮,反正听着好听也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一派行云流水般的舒展开来。
让孙传庭不得不赞叹,孔家的底蕴真的丰厚,他在皇宫之中,都没有听过和见过这样的乐曲和礼仪。
若不是自己带着任务而来。
这样的迎接真的是让人沉迷,都说孔家的下人都是知书达理,看来是没错了,就是道德不够达标。
“前面可是孔家的家主孔胤植?”
孙传庭不想废话,面对这样的任务,快刀斩乱麻才是最好的办法,拖得越久,事情就越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