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何处望神州(七) (第3/3页)
知道,他们两人之间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
也就祖家人想的是占据朝鲜,自己当国主,真当他们都是活菩萨,没好处的事情,在很多年前,他们就已经不做了。
“报,总督,前面一发现敌人正在列队。”
一名斥候飞快的骑马过来,还在马上的时候,就已经说出了李倧他们的布局。
“看到没有,朝鲜国本就是小国,无论是战法,还是兵法,都还简陋的让人无法看得下去。”
袁崇焕一声调侃的一起,让他周围的护卫,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每临大战,士兵的士气很重要。
袁崇焕深谙这个道理,而贬低对手,也是提升士气的一种。
“是啊,列队攻击,那还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战法,也怪他们没有多少战马,根本就不知道马步协同作战。”
何可纲轻松的说道。
用到的新词汇,也是他们在宁锦的时候,从京师传来的崇祯的话。
其实在之前,也有人这么总结过,却都没有这么深刻,而用的最多的就是战马奔腾,根本就没有多加考虑步兵协调的作用,
实在是步兵的行进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些,跟不上战马的奔腾。
可在有了火枪兵之后,这样的战术方案,就立刻成行了。
远距离射击,可以更高的提升步兵的杀伤力,虽然杀敌的速度慢了一点,可层层推进,局对会让敌人没有一点生存的空间。
这一点,在京师脚下,晁刚对战杜度的时候用过。
而在大凌河堡和锦州之间的战役,却是洪承畴用的另外一套方案。
“这点地方,是养不起战马的,国小民弱,像样的战争都打不起几次。”
袁崇焕估计着,自己这次面对的敌人,不会有多少兵力,通过平襄周围的村庄,就可以看出,当地的百姓生活的并不富裕。
而这种人口配置问题,也进一步说明了,召集起来的士兵绝对不够多,而且还都是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年轻人。
只要他的手下,能够做到摧枯拉朽的破开第一层防御,剩下的不用打,就会散了。
而打破了朝鲜国主和那些贵族身上的神话光环。
接受整个朝鲜也就更加容易许多。
“他们若是守城,咱们还真得费点力气,在城外作战,咱们虽然没有大清的铁骑,可对面也没有大明的火枪手。”
两人说说笑笑。
可在快到到达战场上的时候,同时笑容一收,很稳妥的布置着军队的进攻路线。
骑兵待命,步兵从三个方向出发,攻击路上的一切敌人。
说是战术,也不过是在以优势的兵力,碾压过去,同时骑兵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以李倧为首的朝鲜贵族们,大多数并没有亲临现场,他们自认为自己的命很金贵,所以指挥作战的通常都是最底层的那些小贵族。
“咱们的士兵很多啊,看对面没有多少人,在人数上咱们并不吃亏。”
李倧不懂的战争,他只能从人数上来判断,谁的胜率更大一些。
“是啊,咱们朝鲜的勇士们,还是很能打的,若不是聚集起来有些困难,前两次又怎么会被大清,打进来两次。”
金尚宪神情振奋。
瞧着城下不远处,黑压压的一群士兵,虽然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旧,手上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
可人多瞧着就很提气。
“大明的士兵们要进攻了,后面的那些都是什么人?”
李倧瞧着去远处,大明军队的后面,也跟着一群看起来没啥精神的人群。
“那些都是平襄附近的百姓,现在已经背叛了朝鲜,成了大明手下的叛徒,等到这次打败大明的军队,这些人一定要被贬为奴隶。”
金尚宪咬牙切齿的说道。
自己组织军队,在为了朝鲜,可平襄的百姓,却已经投靠了大明。
并不是他认为投靠大明不对,而是觉得,只有他们这么有身份的人,才能够选择投降,这本百姓们根本不配。
“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大明的军队,也觉得这一仗不好打,才需要用到咱们的自己人。”
李倧反而很满意。
周围的归主们也是一呆,仔细想想,似乎自家的国主说的话,还是很有点道理的。
若不是他们朝鲜的勇士厉害,凭什么大明的人会用到。
(本章完)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