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四章何处望神州(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四章何处望神州(六) (第3/3页)

    “对对,我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着派人前去大凌河堡附近看看,大明和大清开市应该已经开始了,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不知祖兄能不能派出自己的子侄前去跑一趟。”

    何可纲也不想谈自己到底在平襄周围训练的多少本地人士兵。

    反而说起了开市的事情。

    他们也是需要从外面补充资源的。

    虽然大凌河堡离着很远,可以是一个能够购买到稀缺品的地方。

    刀剑兵器是不用想了,不过能够买到一些香料和茶叶,也够他们使用一段时间了。

    而之所以不派自己的手下。

    不用想就是怕那些手下,去了大明的势力范围,不想再回来了,毕竟那些在宁锦一带,被后勤兵诱惑了的人可都是前车之鉴。

    不然现在袁崇焕的手上,兵力会更加充足。

    也只有祖家才有这份能耐,不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不过大明现在买卖用的应该不会再是金银了,这点该怎么去避免?”

    祖大寿苦恼的问着,再是大笔的金银流入市场,很快就会被大明的人察觉到。

    这个情况不得不防。

    在离开锦州的时候,这只是小范围使用者金元,银元和铜元。

    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那么精美的钱币,不但使用方便,更不怕假的混淆其中,估计已经全面推广开了。

    而他们的手中金银很多。

    却缺少兑换的货币。

    “找代善,他欠我一个人情,还有就是可以试探一下,建奴对咱们的看法,是要咱们在后面几乎被大明惦记着,还是逼得咱们倒向大明。”

    袁崇焕救下了阿济格,就是怕有一天要用上这个人情。

    毕竟他当年做出来的事情,可真的是胆大包天,当然也是当时的内阁首辅韩爌给他做了保证,才有的他孤作一掷。

    然而,一盘好棋,输了精光。

    误判了局势,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沉痛了一些。

    祖大寿点头应下。

    “中原的那些儒生和大臣们,现在还能不能挺住?”

    祖大寿不想在被人牵着鼻子走,话题又拐到了中原,哪里才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他们现在想要极力避开的地方。

    “按照崇祯的行事作风,那些人估计难过了,不过崇祯现在也是一样的腾不出手才对。”

    袁崇焕已经彻底不在对大明的皇权敬畏了。

    直呼崇祯的名讳。

    “他们谁能胜出?”

    何可纲心里也很好奇,当然最希望的就是,那些大臣们那会权利,这样他们就又能光明正大的回去了。

    至于朝鲜。

    哪有大明的繁华,谁愿意要,谁来接手就行,他一点都不介意。

    “崇祯会胜出,不归时间会拖得很久,你我这个年纪应该能够看到,不过到那时,咱们也已经老了。”

    袁崇焕在说自己老了的时候,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们。

    当时要是能够把自己的子女接到身边来,那么哪里都会是家乡,而不是在他在外面分否一辈子,最后还是别人的。

    想罢,不着痕迹的瞧了一眼跪在地上,排成一排的祖家后辈,嘴角扯出一条短暂的弧形。

    仿佛是不屑,又仿佛是再说哪怕自己奋斗一辈子,最后的东西,你们也都拿不走。

    他的心思不难猜。

    从崇祯的手段上可以得知,自己的后代绝对不会死,最多就是劳累一点。

    只要他最后能够拿着更大的荣耀送给崇祯,相比自己家里人应该能够被赦免一些罪行,或者还有可能那都一点好处。

    而一个朝鲜国,就是最好的礼物。

    想必在自己提出攻打平襄,全面占领朝鲜的时候,何可纲也是这么想的,也就只有祖家人才会觉得,只他们在给祖家做嫁衣。

    也不看看这件嫁衣,最后到底会穿在谁的身上。

    这是他和何可纲之间的默契。

    不过也要防着何可纲忽然中途变了心思,昨晚上就是最危险的一次,运气比较好的就是何可纲没有上当。

    祖大寿在听到“已经老了”四个字的时候,身体不由的一抖。

    在三人之中,就数他的年龄最大。

    若是他死在了三人的前面,自己的家族,是不是还会存在?

    他忽然在心里有些不确定了。

    (本章完)

    乐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