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何处望神州(一) (第2/3页)
成另外一种割裂。
“孙传庭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
李长庚的眉头蹙的更紧,许多时候他都弄不清楚,在他看来很简单的事情,皇上却总是想的很复杂。
而他想的很复杂的事情,皇上却又想的很简单。
在他的心里,这不就是一场战役,牺牲了许多士兵和将官吗?
按照正常的程序走,应该没错啊。
起身端着茶杯走了两圈才决定了下来,折中处理虽然还是有些别扭,可也算是对将官和士兵们都有了一个交代。
李长庚眼珠子跟在崇祯走动的身影上,来回的转动着,自己的心里也在思索同样的问题,想要看明白两人的想法,到底是那个环节上出了差错。
“计宏博牺牲后其他的福利不变,自身的职位下降一级,其他的士兵按正常程序,他的衮州战役档案给他们家人一份,剩下的就不用宣传了。”
这个时代的人,崇祯已经摸到了一点脉络。
注重生前的职位,也注重死后的荣耀和家人的福利。
崇祯这么做,只是减少了计宏博死后的荣耀,却没有减少后人福利,对于还活着的人,总是要给出一点补偿的。
不然谁还愿意为大明去牺牲。
而像计宏博这样的将官,要是有继承人的话,只要年龄到了,各方面都不是太差,进入军队最少就是一个伍长。
起点就比别人高。
而且晋升起来也会更快,这种隐形的福利,才是许多士兵和将官不想转业的缘由。
谁不想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一点福分。
在崇祯说出自己最后的解决方案后,李长庚还是有点迷糊,英勇作战,最后死了的将官,难道不能够像享受到全额的待遇?
那以后还有谁会为大明出力?
这句话可是以前皇上亲口对他说的,难道突然间就要变了?
心中想着,口中也就问了出来。
“他毕竟犯错了,错了就要受到惩罚,要不然今天计宏博可以违抗军令,做出牺牲手下,只为了自己的富贵,那么明天就回有将军牺牲手下,为了更大的官职了。”
崇祯掰碎了给李长庚解释着,他也明白,像这种还没有完全哪转变过来观念的人,有时候就是会犯一些迷糊。
“要是这么下去,朕手下的军队,又会回到大明以前的那个样子,那个士兵不是被人家的孩子。”
说到这里,崇祯就是想要李长庚清晰的认识到。
一支军队的强大与否,是由士兵和将官组成的,当然武器也占了一部分。
此时将官和士兵,因为某些问题不和,很可能会出现那种军令不同的情况,而到了那时一切在想要改变,已经晚了。
没有士兵信任的将官,也没有把士兵当做自己人的将官,无论是哪一种这仗也就不要打了。
李长庚仔细的想了想,也勉强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降级计宏博就是为了给牺牲的士兵们一个交代,而福利不变就是给将官们吃一颗定心丸,你们的功劳,大明还是记得的。
就是两头都要照顾,不能厚此薄彼。
而他之前的想法之中,并没有考虑到士兵的存在,就像很多时候都在说为民着想,可事实上在真的利益面前。
“民”也就被忘在一边了。
他已在的告诫自己,这种只喊口号,不做实事的想法不对,可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按照以前的习惯去做。
好在隔山差五的皇上都会来此看看。
并没有发下多大的错误。
“我想,我明白了。”
李长庚汗颜的尴尬一笑,只有坐上这个内阁次辅的位置,才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在影响着整个大明。
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明白了就好,就怕一知半解,很费劲的。”
崇祯抬眼,魏晨就立刻把煮好的茶水斟满。
“对了,刘世勋建造战船的款项朕已经答应了,天津卫造船厂也要开始倾向战船了,你手上的那些捕鱼船要压后打造。”
仔细想来也是可怜,天下九州,他已经占了两州了,却只有自己亲自建立起来的一个造船厂。
其他的位置要么不适合。
要么就是招不到造船的工人。
而他手上的天津卫造船厂还是道院全力配合才勉强运营起来的,一边打造民间的捕鱼船练手,一边打造战船。
速度慢不说。
培养起来的人手也是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查了一下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