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六) (第2/3页)
出来字,可就丢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见第一条:双放在大凌河堡和广宁,西平之间建立的贸易市场,需要大明的人来管理,税收大明的收取大明人的,大清收取大清人的,双方的安全问题,全部交给大凌河堡的驻军负责,驻军的军费开支,需要从市场上抽取一成。
只看到了第一条代善的脑门上就是青筋鼓起,传说中的霸王条款,也不过如此。
然而他还不能不忍着。
在看第二条,第三条······
没看一条条文,代善都在用最大的力气,忍着心中的怒火。
不需要他们大清驻守军队,如何保证他们自己商人的安全?
虽然这个税收挺有意思,可他们是举全国之力,在和大明的一些商人做生意,哪有自己收自己税的道理。
还要让自己不爽的敌人抽成,养活敌人的军队。
怎么想都是别扭。
代善眼中喷火的看完之后,长吁一口气,总算从折磨人的文字之中,走了出来,再次看向熊大人的眼神就变的很古怪了。
“上面说,需要一位不是奴才的大明叛臣,来主持这一次贸易市场的公正,这件事情,熊大人就不怕最后闹出乱子来?”
“乱子?能有多大的乱子?是怕不公正,还是怕那人贪赃枉法?”
熊大人好奇的问道。
大明这样贪污成风的人可是屡禁不绝。
他就想知道,以前看起来威风八面的建奴们,是不是内部清如水,廉如镜。
毕竟人家可是一口气,打过了宁锦防线,还两次入关的,虽然只有第二次,对大明的创伤比较大之外。
也算是打醒了冀州的百姓。
知道以前的官吏靠不住,只能选择现在的官吏来管理。
“······”代善被熊大人一问,还真的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不公正在大清是比比皆是,可贪赃枉法则是不存在。
明抢就行,那需要用手段去贪赃?
更不要说去枉法了。
两者之间的习惯,和各种制度建设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也就大不相同。
虽然皇太极已经建立了完善法制度,可要先更深入人心,必须要有一连串的胜利,还有巨大的利益才能彻底的改变。
现在只不过是看着好看而已。
“看来咱们之间没有异议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定下来开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熊大人回去之后,也需要做一点准备工作。
毕竟此时冀州和雍州两地的商人,可不愿意长途跋涉的来到辽东来做生意。
在大明就能赚钱,而且建立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从来都是供不应求,那需要和建奴们做生意?
辽东的建奴才多少人?
连一个小县城的人口都不如,更何况,能够做生意的人,都有门路知道一点消息。
建奴的手上,也就奴隶多,还大部分都是穷鬼,根本就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好东西。
除了一些建厂亏本了,又或者是做了其他生意入不敷出,才会看上这点小钱。
其实在熊大人知道大明内部的那些商人,都是这种想法的时候,还真的是有些无语,难道曾经的八大晋商收敛出来的财富都是假的不成?
他都有些糊涂了。
当年那些被皇上弄死的商人们,到底是怎么发财的。
若是他能够找上李长庚的话,也能问清楚。
原因简单的智慧让他惊讶。
就是大明以前的内部,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一潭死水,活不起来,自然就赚不到多少钱。
不过被崇祯一通乱拳。
不断的上工程,又不断的给百姓们发钱,自然市场就起来了。
人口的多寡,也就意味着市场有多大。
有钱了自然就要去消费,只是以前的百姓们太穷了而已。
“就定在五月初五吧,熊大人觉得如何?”
代善说出了一个准确的时间,末了还要征求一下熊大人的意见。
他实在是怕了熊大人再次来一句“不行”,那他的脸面可就要挂不住了。
“行,五月初五就五月初五,我这次就回去召集人手,把集市建立起来。”
在代善的陪同之下,来到建奴的势力范围,可是好好的把各处都转悠了一边,所有的人口,产业,军事设施等等。
都已经装在了心里。
只等着回去就画出来,也是亲眼看了一圈,对比大明之后,才确定建奴们是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