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四) (第3/3页)

  至于需要的拨款和战船,那就是皇上的事情了,只要金元到位,这些事情也就不是个难事。

    “一共有三千名适合最水军的士兵,我已经安排他们在京师外面的河道上,训练划船了。”

    晁刚很清楚水军需要的是什么。

    只要不晕船,就是一个好的水军苗子,接下来才看训练的如何。

    以前他不懂这些,被分配到天津卫水军的不少士兵,都因为水土不服,被退了回来,其中也有些身体强壮,送到陆军就是一名悍将。

    可水军就是这么苛刻。

    不服输可以,但不服水就是不行。

    “三千名水军将士,你估计能够组建多少战船?”

    崇祯看向了一旁呆愣着的刘世勋。

    刘世勋此时的脑子,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

    他在晁刚这里可是待了不少时间了,可从来都没有对他说起过这件事情,然而他的牢骚确实不少。

    可人家是怎么办事的?

    不声不响,什么都办妥帖了,就等着他接手之后,拿到战船就能出海。

    大明还有比这种做事更干练的人吗?

    愣愣的瞧着少了一只手臂的晁刚,心头涌出一阵羞愧。

    暗道:难怪人家是少将军,而自己只是一个尉长,做人做事的差距太大了一些。

    突然耳边传来崇祯说话的声音。

    茫然的回答道:“你说什么?”

    自己话的刚出口,心中就是一悸,他居然敢用这种语气和皇上说话。

    同时绝望的想到:自己眼看着是不是活不成了。

    难堪的笑容,让崇祯瞧得直皱眉头,可这样的皱眉,反而让刘世勋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听到的和他心中想的却是大不相同。

    “三千水军将士,你能够训练出来多少可战的水军?”

    崇祯稍稍的换了一个说法。

    刘世勋一个激灵,振奋精神的飞快的说道:“三千水军将士,能够组建六艘战船,每船五百人刚刚好。”

    崇祯意外的看了晁刚一眼,暗道:原来还是算过的,看来不需要他操心水兵招募的事情了。

    “六艘战舰啊,这样,我给你拨款一万金元,不够了你再了一个清单给我。”

    已经在朝会上讨论过几次了。

    虽然还没有形成文件的形式,却也只差崇祯的点头,然后下拨款项。

    都是內库的金元,不用走国库,许多手续,都可以更简单一些。

    一万金元的巨大惊喜,让刘世勋觉得,不但可以建设六艘战舰,就是十艘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上次在海上,缴获的那些战利品在多些。

    还可以更多。

    这交什么?

    这叫以战养战,兵法里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刘世勋这个激动啊,仿佛已经看到了他率领战队,在大海上横行霸道的场景。

    以前只有一艘战舰,往后可就是一个编队的战舰。

    怎么想,怎么威风。

    “谢皇上,够了,够了,一万金元啊。”

    此时激动的刘世勋,还没有想到,从此之后,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水军那是那么简单的能够建设的。

    不但要花费更多的金元,还要耗费掉毕生的经历。

    也就在他晚年退休之后,些回忆录的时候,怀念着曾经的峥嵘岁月,感叹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大明的将才太多了,只有被发觉出来的人,才有机会站在大势的风头浪尖青史留名。

    那些逝去的,还多少名声的。

    不是他们不厉害,而是他们的运气差了一点点而已。

    当然,随着他的时代落幕,最新的水军将领依然璀璨的点缀在大海之上,如同点缀在夜空中的繁星闪闪发亮。

    那又是另外的一些故事了。

    崇祯瞧着面前的老实人刘世勋,总局的还是他手下的这些臣子们,更加可爱一些。

    若是原来朝堂上,像韩爌之流。

    那肯定是哭着喊着不够,在给多一点,随后转手,一半就会进入自己的腰包,至于事情办没办。

    办的怎么样,是从来不会去多问一句的。

    毕竟问出了问题,就得找人背锅,还得再往下拨款子。

    进了自己腰包的银子,又怎么可能舍弃出去?

    真当他这个官是混假的不成?

    乐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