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几时重(六) (第2/3页)
的,他就要对牺牲掉的士兵们负责。
只希望最后伤亡能够小一点,他派去的那些支援,能够更加及时。
南边的山林中,在枪声响起的时候,营地中没有跟着计宏博进山的一些队伍,都像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找着自己的上司。
寻找无果之后,就找上了最中央的尉长营帐。
只是在打开营帐之后,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六名什长被整整齐齐的困在了一起,生怕发出声音,还在嘴巴上堵了一块破布。
“计宏博这混账,我不就是多说了几句话嘛?凭什么别人用的是洗脸用的手巾,我用的却是洗脚布?”
赵老三被松绑之后,站起身跳着脚的骂娘。
此时也顾不得是对上司无礼了,反正是什么话难听,就骂什么话。
亏他以前还觉得计宏博是因为受伤才少了一次获取战功的机会。
有了这次的经历,他绝对相信,上一次的受伤也一定是立功心切,冒进了。
也就将军觉得他作战勇猛,这么那是打仗,分明是在用自己手下的性命,给自己铺出一条锦绣前程。
“算了,咱们也都是为了求稳,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咱们做好自己就行。”
其中一位同僚的待遇,和赵老三一样。
洗脸毛巾就那么多,谁让他运气不好的刚好遇到了洗脚布。
“你就是个好好先生,吃亏了都不想声张,哼!要我说,这个尉长的位置,本就是你的,那轮得到他。”
赵老三愤愤不平嘟囔了一句。
当年是个怎样的前后经过,面前的夏隆不说,谁也了解不到其中的内幕。
“少说两句,山林里的枪声大家也都听到了,咱们是进山支援,还是在外面打防守战?防守又该防守到什么位置?”
夏隆不想在计宏博的事情上多做文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当时要不是计宏博替他挡了一支冷箭,他能不能活着都是两说。
当然那也是因为计宏博的冒进,让几乎所有的人陷入了险地。
毕竟当年的滦州战役,虽然夺下了城门,可巷战也不是好打的,特别是在他们想要快速的推进,生怕当时的建奴们烧了粮草。
“还是在外面防守吧,山林作战就连将军都不熟悉,更何况是咱们了。”
赵老三是后来补充道这个队伍中的,地地道道的蓟州当地人。
为了能够给自己的爷爷报仇,做了参军的准备。
他的家中本来就是一个小康家庭,若不是忽然换了皇帝,很可能就会上京参加赶考。
也就是那次建奴入关,破坏了他家的一切,爷爷的年纪大了,那受的了那种苦寒,在洪承畴和晁刚的队伍没有全面打出胜算的时候。
就挺不住一口气没回上来死了。
说起来,他还是读书人呢。
只是到了军队之中,大家多数都是穷苦家的孩子,他自己也就随了大流,让别人叫自己的赵老三。
至于原名叫什么,反而是没有多少人知道。
“可惜的是,望远镜被尉长给带进山林里了,要不然咱们的选择就会容易许多。”
“不需要望远镜,听枪声,实在向咱们这边突围,需要防守的位置就那么几个,蔡某们也都给出了最好的防守办法,咱们挑一个就成。”
夏隆也是个读书人。
只是他和赵老三不一样,他是家里快要断粮了,才不得已出去当兵的。
没想到的是当兵打仗,居然比科举还要简单。
两人都是仗着有些学问打底的优势,才能够在队伍中占据鳌头。
“行,那我就去布防了,想必将军的支援,欢快也能够到位,就是不知道计宏博现在如何了。”
赵老三还是担心的问了一句。
自己不知道,他也没想着夏隆能够清楚。
**
山林中的计宏博很狼狈。
他学过的所有战术办法,都没办法弥补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被敌人突进到了身边,该怎么应对。
他们是训练过刺刀的。
可在人少的情况下,换手了刺刀,火力的压制就会减弱,突进进来的敌人就会更多。
这是一个死循环。
除非是能够在找到一个有利的地形重新整备,然而刘泽清就是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况且在山林之中,也没有这样的好位置可供他们选择。
有着密林和阴影遮掩,他带进来的望远镜,由于光线太暗,根本就看不到多远。
这又废除了他的一项重要手段。
(本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