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五章林花谢了太匆匆(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五章林花谢了太匆匆(九) (第2/3页)

翻页)

    田锲,在被敌人占领之后,不过是一张废纸,难不成最后回来向自己的敌人要回去不成?

    怕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人家很可能就在等着你回去呢。

    这样一来就会剩下大量的无主田地和房产,只要规划的好,就能够安正更多的百姓。

    只要把百姓安稳住了。

    那么最大数量的一个群体,就会安于现状,毕竟:有恒产者有恒心。

    突然从一无所有,变成了有资产的一群人,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

    怕是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来不及吧。

    “想来皇上把张维国派往衮州,也是想要在衮州推行冀州和雍州的办法,臣认为这个办法才是个好办法。”

    接着王冲就说了自己的看法。

    办法还是崇祯的那一套,当中改变的细节几乎没有,毕竟已经是一套很成熟的办法了。

    做多就是逮不到多少贪赃枉法的官吏,没有办法使用一些免费的劳力,付出的金元也多了一些而已。

    可只要后勤能够跟的上。

    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相信许多挣到金元的人,连工厂里生产的奢侈品,估计都能够买的起了。

    崇祯听着听着,眉头就舒展了开来。

    许多事情,只是看着很困难,然而只要长时间的持续下去,那门困难还会贬称给自己的助力。

    或许“天道酬勤”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吧。

    “要是这么理解的话,孙传庭遇到的问题,完全都不是问题,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而已?”

    尽管崇祯已经信了王冲的这种说法,可为了不出现一些没有办法控制的场面,他还是想要完善的更加细致一点。

    “皇上可能没有发现一点,就是工厂的作用,现在京师已经看不到闲人了。”

    王冲点了一句。

    工厂的出现对于宗族的打击也很大,他们家就是一个宗族,不大却也不小。

    以前族长说句话哈很管用,可现在族长的权利小了许多,而原因就是许多人进了工厂,完全可以脱离宗族独自生活了。

    崇祯有些发愣,他建设工厂,可是为了赚钱。

    那会想到对于家族,也会有冲击,要是这么算的话,那么往后被世族控制着的大量人口,也会回流到整个大明?

    无声无息之中,就形成了对世族的绝杀?

    随即想想也不对,要是真的如此简单的话,那么那些财阀和家族企业又是怎么回事呢?

    想的多了他就开始头痛。

    这当中的关系复杂的,他一时半会都想不明白。

    或许交给时间,他在背后看着应该能够看出其中的变迁轨迹,现在世族还处在下风,只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适应好大明的变化。

    等到他们找到了,重新拿起权利的办法。

    财阀和家族企业,也是会跟着发展壮大的。

    “衮州临近齐鲁之地,那个地方生产棉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情,所以现在要做的是不但要修路,还要把棉衣和棉被厂子,都修建道那个地方?”

    崇祯哑然的瞧了王冲一眼,他忽然发现,随手捡到的这个王冲,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把他一直放在京师,有些委屈了这个人才。

    “皇上明鉴。”

    王冲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一句皇上明鉴,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或许王家人,已经在准备着想要去衮州建厂了,只是还需要一点官府的支持,自豪是皇上点头,他们才能够放心。

    此时大明的许多商人,最怕的就是被官府杀猪。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赚的钱,一个不留神,就会成为了别人的。

    崇祯深深的看了王冲一眼,立刻就明白,什么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现在他已经得到了一些人对他的帮助,王家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想要去衮州建厂子,没问题,就是不能犯了大明律,这一点你一定要记清楚。”

    皇上金口一开,在座的每一个人眼中都含着笑意。

    棉衣和棉被的市场太大了,而且其中的利润也太多了一点,就算是在座的所有人一股脑的前部涌入道衮州开办厂子。

    也没有办法满足整个大明的需求。

    就算是要给朝廷交税,最后的利润简直比放高利贷还要多,还要快。

    重要的是稳定,旱涝保丰收。

    可比土地里刨食强了不知多少倍。

    “李定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