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 (第2/3页)

要的技术也很多,为此道院的人都开始叫苦不迭了。

    人才总是很急缺的。

    可培养人才,也是需要时间的。

    底下的人再急,崇祯也是没有办法。

    孙传庭的队伍,在进入衮州境内之后,速度就慢了下来。

    他需要对衮州所有的卫所,进行重新编练。

    说是编练,也不过是把原来的那些士兵个官员全部原地解散,发足粮饷。然后换上他带来的新兵。

    新兵不全都是新兵,骨干还是老兵。

    以老带新是现在最快的练兵方法。

    两万人,看起来多,实际上全部撒下去,在整个衮州,根本就看不出来有多少人。

    而孙传庭能够做的就是,专找紧要的县城进行驻扎军队。

    其他的地方,可以暂时不管。

    随行的不但有两万军队,还有许多的快要毕业的学子们。

    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本小册子,想要用极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如何施政。

    上手就是高难度,很考验人,却也能够更快的甄别出,谁的能力更强。

    接着就是张维国带着人现场组建修路队伍。

    老百姓早就有所耳闻,自然是愿意看到能够找到挣钱的门路。

    “下一个县城,出发。”

    孙传庭只是坐在一旁,主持审判定罪的人是那些将要治理本县的学子。

    也算是熟悉一下办案的流程。

    罪名早就被崇祯手下的锦衣卫查的一清二楚,可该有的程序也一样不能少。

    抄家的抄家,被押送去修路的修路。

    其实本来应该还有不少人的,只是因为军队行进根本就没有办法隐藏,一些脑子机灵转得快的已经带着钱财跑了。

    只剩下那些舍不得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财富,抱着侥幸的心里,看自己能不能过的了崇祯的这一关。

    很显然他们想多了。

    修路的队伍,从进入衮州开始就没有停下过。

    而且其中的人手,也在渐渐的增多。

    张维国只是对水利建设有一定的研究,可自从被皇上抓了壮丁之后,就开始修路,现在已经算是建筑中的行家了。

    命运实在是有趣。

    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都说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他也不例外。

    可是有考中进士的命,却没有做官的命,蹉跎了不知多少年,原本已经没了念想了,却忽然有官做了。

    这一坐就是两年半。

    默默无闻的两年半,崇祯很少过问过,他自己也很少向皇上提出什么要求。

    就算是他被提名为建设部的部长,也是一时弄不懂这个部长的级别是有多大。

    “张部长,需不需要我留下两百人,给你做护卫?”

    行进在去往下一个县城的路上,孙传庭找上了张维国。

    在外人眼中,张维国很低调,可他是知道崇祯对张维国的看中,看起来很少过问,其实不但是对张维国的信任。

    更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要是那个愣头青,真以为人家好欺负,张国维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

    皇上绝对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孙少将军可不要调侃老夫,叫我名字就行,一个部长,还不知道多大的官,当不起,当不起。”

    孙传庭一愣,心中更加看好此人。

    要知道现在朝廷之中,明确给部长位置的,也只有还在蜀中的秦良玉和晁刚两人而已。

    听着是个新名词,可其中代表的含义,谁敢轻易的忽视。

    而且现在干工程的人,多的比大明的军队还要多,能够弄得井井有条,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张部长估计还不知道,建设部是个怎样的部门吧。”

    孙传庭决定好好的给张国维说说,免得他自己常年在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是在那个位置上。

    张国维还真的不知道,以前只知道六部尚书,可其中也没有建设部啊。

    在他的认知当中,最多归类于户部下属的一个部门,然后就没法再多了。

    毕竟是领着一群人干苦力,能够多大的出息。

    “这么说吧,你现在的这个位置,是和我这个少将军差不多一个级别的。”

    孙传庭想要拿朝廷中的几个部门比较一下,最后还是放弃了。

    到目前为止,就只成立了一个建设部,其它的都还没有明确的人选去任命。

    “可能你还不知道,在你的手下,修路的人之中,还有一位叫做陈新甲的人,人家以前可是兵部尚书。”

    张国维张大了嘴巴,眼睛瞪的圆圆的,好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他还以为那个陈新甲,是一个重名重姓的人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