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五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五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 (第2/3页)

草除根,就会连命都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

    祖大寿点头应下,现在他们这些带兵的人,也已经意识到,金银再好,都不如手中的刀枪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回头想想,自己以前似乎真的做错了一件事情。

    当时的宁锦兵锋威势之足,可不是现在能够比得了的。

    若是那时打建奴,实际上是一点都不吃力,要是能够控制努尔哈赤的崛起,让那些人全部为他们所用。

    得到的财富,可要比交易多上许多倍。

    而且还不会引起反嗜。

    对大明的朝廷有交代,自己的良心也能过得去。

    可现在不同了。

    建奴已经不是他们这种残兵败将就能打的过得,别看崇祯的火枪兵打起来顺风顺水,仿佛郊游一般。

    可那是大明出现了新式的火器,而不是那些蛮子门已经提不动刀了,骑不动马了。

    若是他们现在不分轻重的一头撞上去,那么最后的一点本钱,也会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其实咱们早就应该像建奴学习了,交易哪有抢劫快,错就错在咱们总认为人家是蛮子,而不屑用蛮子的手段去对付蛮子。”

    袁崇焕此时想的很透彻,可惜机会已经错过了,他现在只是领着一群败家之犬,苟延残喘,也不知道往后会走向何方。

    祖大寿一阵沉默,谁当时能够看得这么远,毕竟眼珠子是黑的,银子是白的。

    谁见了银子眼睛不会发光。

    当时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忠显校尉,一个刚刚被授予武散从六品的小小武官,若不是有这么多的银子过手。

    用什么去贿赂朝廷的那些大臣?

    许多事情,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祖大寿心中想着,他总觉得皇上看起来年轻,可智慧从不可让人小觑。

    随便说出来的话,都很有可能蕴藏着人生的道理。

    他自己也有收藏崇祯语录的习惯。

    只是现在困守孤岛,没了外界的消息,只能在字里行间品味人生。

    “算了,不说这些了,开春之后,春耕结束,皇上一定会有下一步动作,你觉得会先对那一个地方下手?”

    袁崇焕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最好的地方就是扬州,那个位置是最繁华,也最有价值的地方。

    而且接临陕西,刚好能够补充冀州和雍州缺少劳力的隐患。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皇上向衮州下手,到时候咱们所有的谋划,都会没了半点意义。”

    揣摩圣意是做臣子的基本要求,而且崇祯的想法,自认为掩饰的很好,却是不难猜到。

    **

    京师。

    城外军队林立,一块块的方阵,整齐划一的军装,背上背着的火枪。

    和这些脸上还很稚嫩,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这就是晁刚编练出来的新兵。

    崇祯没有穿龙袍,而是换了一身绣着龙袍的特殊军装。

    正如大明历史上一位喜欢做将军的皇帝一样。

    只是其中的差别就是,他的这一身龙装是会和大明的军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队伍的另一边,还有这一群年轻的官员,他们就是等着前去赴任的,还未曾完全毕业的学子。

    平时也是有过严格的军训活动。

    但面对真正的军队,还是不够看。

    “少将军孙传庭。”

    崇祯站在高台上沉声喝道,肃穆庄严的授权仪式,是崇祯腾出手来专门设计的。

    以后每一任出去的少将军,都会走这一步。

    “臣,孙传庭到。”

    孙传庭出列,对着崇祯行军礼。

    一套礼仪下来,崇祯揭开了左边的一块托盘,上面是一柄长三尺的长剑,剑鞘华丽,上面刻着草木山水。

    抽出长剑,也能够看到常见上可印着一道清晰的纹路。

    若是风水堪舆学的好的人,还能够看出上面是一块残缺的地图,只有剑柄上,用篆体字刻着一个“衮”字。

    同样的剑器,崇祯一共打造了十柄。

    这种剑本就不是上阵杀敌用的,而是一种全新的权力象征。

    此时崇祯手中拿着的就是代表着衮州的军权。

    最近道院的金属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腾飞的阶段,传说中的永不生锈的金属,也被研究了出来。

    当然不是他记忆中的那种不锈钢。

    也不知道那些人点了什么黑科技,合成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