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五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五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九) (第2/3页)

极收拾了一般的蒙古人,是不是会借着这个机会偷袭建奴。

    或者偷袭大明。

    两者都是蒙古人的世仇,就看谁的仇恨值更大了。

    “臣也觉得需要缓缓,天津卫的造船厂还需要更多的积累造船经验,而且现在沿海地区,到处都缺捕鱼的民用船只,他们可以先造民用的,同时也可以造一些楼船作为海船的补充。”

    李定国挠了挠头,不缺定的接着说道:“另外还可以在陆地上先弄出驱动船只的动力,想来海上能行,换成陆地上也应该能行,到时候架上马车可就要省下一批牛马了。”

    骆养性弄不懂这些东西,一天到晚的分析情报,都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

    正想着是不是从内部提拔一批人手,也组建一个类似于参谋部的组织,以此来查漏补缺,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崇祯眼前一亮,心中暗道:古人不是不聪明,以前只是见识少了一些,若是开阔了眼界,自己还真的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相比较。

    然而接下里王冲更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要是这种动力真能成的话,用在战事上面,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决定胜利的火器。”

    王冲敏感的意识到,周围若是能够用铁皮包裹起来,只留下一点小孔作为火枪的射击孔洞,那么冲锋起来,根本就不再惧怕战马的冲击了。

    这种想法的兴起,还是他在城墙之上,见到了晁刚是如何用马车运送沙袋作为掩体的。

    沙袋的搬运很麻烦。

    可要是换成不会受惊,更不用吃粮草的机械呢?

    这个问题不是就解决了?

    以道院的神奇,王冲不认为既然已经提出了设想,就解决的了这种难题。

    “那么就是说,铁甲船可以一步一步来,先弄出动力,在说其他是不是?”

    崇祯环视一眼的问道。

    本质上,他是希望道院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要想短时间之内,拿出成品肯定不是很理想。

    这里面涉及到的学科太多了。

    只要有一方面卡主,就很难再进行下去。

    “皇上圣明。”

    几人齐刷刷的来了一句,仿佛所有人就在等着他说出这一句话。

    崇祯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好像,这个公文放到他手上,就是为了让他说出这一句话。

    他是被套路了?

    很显然是这样,让崇祯还想着拿这份公文,看看自己大臣们的长远眼光的计划,瞬间破产。

    心中再次嘀咕道:原来自己才是被考验的那个人,这些人是看到我对道院的重视,才这样做的吧。

    李长庚面色严肃,恭敬的一礼,坐回了原位,心里也在暗中感叹:皇上不亏是皇上,没有真的对道院无条件的信任,只是不知为何心里却有些空落落的?

    或许是既对皇上提防着道院的欣喜,也有着自己原来不被信任的失落吧。

    李定国在官场上磨炼的时间太短,面上的不自然,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仿佛带着一点羞愧,又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心情。

    骆养性目不斜视的看着皇上,目光中的忠贞,无论是谁都不能忽视,然而内心之中,却孩子想着刚刚场景。

    这样的场景他以前并不少见。

    那些大臣们,对皇上一次次的试探,就是这么找到底线的。

    在这之前他没有发现朝堂上还有这何种苗头,可在刚刚他瞬间就做出了应该做出的反应。

    随波逐流,好要表现的对皇上忠诚。

    那都是需要琢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成。

    王冲是不懂这些的,只要听到有人说皇上圣明,也绝对会跟着一起喊,这是他老爹说给他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不过由于崇祯提拔他与微末,心中的忠心,还是很真实的。

    “饭也吃了,政事也商量完了,那就各回各家吧,记得下午把公文的批复下发下去”。

    一场临时的,高质量的会议就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措词来把事情说明白一些。

    **

    崇祯四年的一月份。

    本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一月初八日,后金铸造红衣大炮,炮身上镌曰:天祐助威大将军。并有铸造年月,督造官员及铸匠、铁匠的姓名。

    后金原无火器,铸炮自此开始。

    事件被提前,也就没有展示在明处,崇祯现在还不知道,毕竟和皇太极的战争刚刚结束,

    (本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