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一百章将军白发征夫泪(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一百章将军白发征夫泪(四) (第2/3页)

一个脾气爆裂,动不动就会发火的人,能够听得进去话,就以为着难缠的程度正在不断地上升。

    “天佑助威大将军现在只有两门,若是这一次用在了战场,大明有了警惕,你说咱们还能不能买到铁来铸造火炮?”

    皇太极没有明着拒绝,而是问了一个很浅显的问题。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为了银子什么都敢出卖。

    “臣,不知。”

    代善滑头的直接说不知道,也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深入的讨论,想来莽古尔泰也不认为自己的一次试探,皇太极就会应允。

    若真是如此,莽古尔泰肯定就会小心,这一次是不会遭了算计。

    “好你个代善,跟着那些大明叛臣们跟久了,也学着耍滑头了。”

    皇太极忽的转身,没好气的笑着说道。

    “臣,惶恐。”

    代善一揖到底,低头不语。

    皇太极看着他良久,才无奈的喟然长叹一声。

    身边的老朋友最近彼岸花实在是太大了,皇帝的权利,和臣子的权利,确实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

    “惶恐个屁,今晚上来我府上,咱们好好的吃一顿烤全羊。”

    皇太极忽然爆出粗口,在代善心目中熟悉的那个人,又一次回来了。

    “对了,出兵先不急着,咱们等两天,等袁崇焕走远了再说,另外把莽古尔泰也叫上。”

    此时正是他们大清发展的最好时机,可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做出错误的决定。

    他虽然很看重《三国演义》这本书,上次入关之后,也搜到过一本《三国志》。

    可看了三国志之后,才恍然发现,若不是当年刘备不信任关羽,敢于当时怎么可能大意失荆州。

    只要刘备大度一点,是不是三国的局面最后又会有更大的不同?

    之前他对付莽古尔泰的手段,和刘备对付关于的手段何其相似。

    若真的这么做了,自己少一员大将不说,大明肯定是占尽了大便宜。到时候损失最大的还是他皇太极。

    口中吩咐着代善,心中想的却是皇权最容易迷失本性,他要时刻的警惕自己。

    一个痴迷于权利的皇帝不可怕,一个疯了的皇帝也不可怕,当然所谓的明君更没有什么好怕的。

    可一个痴迷于皇权,却又时刻清醒着的皇帝,绝对会是一个恐怖的对手。

    崇祯此时还不知道,他的对手皇太极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兌变,而起因都是个三国有关。

    《三国演义》教会了他兵法,《三国志》却教会了他帝王之术。

    一个无师自通的帝王之术,可比崇祯的一知半解强多了。

    **

    游击金冠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

    袁崇焕只是在召集人马,还没有开始出发。

    等到晁刚带着新编练的新军,来到高台堡的时候,袁崇焕已经离开了锦州。

    从宁愿到锦州的距离不短,哪怕是晁刚的新兵经常吃肉,锻炼的也有了一定的水准,也根本没办法短短的两天时间之内感到锦州布防。

    “粱甫高台堡不用守了,只要孙少将军守住山海关就成,你带着所有兵马跟着我走。”

    晁刚知道军情如火,根本就来不及多交代。

    他自己的手下也是,边走路,边吃东西,只不过粮饷不缺,可是火枪的却就还是很大。

    遵化的高炉建好的时间不长。

    生产出来合用的钢铁,也不足以立刻就转化成兵器,即便是现在有了水利锻造,效率大大的提升。

    可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锻造出两万干火枪,还是力所不及。

    所以他的队伍,到目前为止只有差不多一万人,装备了火枪,剩下的还是吃手空拳,最多就是捡一些大明剩下的刀剑。

    而此时每多出一份力量,就是对战局最大的影响。

    火枪毕竟在对付建奴的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粱甫不敢多言,虽然他是孙传庭的手下,可有了更高一级的军官对他下命令,他也是要听得。

    虽然暂时不和规矩,也没有见到调动军队的调令。

    可军情危机,哪有耽搁的时机。

    见过了蓟通两地被建奴祸害过的惨样,他可不想再看到锦州也成为了那个样子。

    很快队伍就被动员了起来,粱甫的手下不多,只有一千人。

    可这一千人全部都是火枪手,而且还是经过了战火洗礼的老兵。

    没有人有怨言,又要打仗,崇祯建立起来的这种保护军人的制度,让这些人恨不得天天有仗打,从而捞足军功,光耀门楣。

    晁刚的队伍最先启程。

    只在高台堡休息了大概一刻钟,就再次出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