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九十二章人不寐(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九十二章人不寐(六) (第2/3页)

时代的局限性,让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往日的作风,一时半会这种陋习还真的不容易改变。

    张鹤鸣沉重的脸上总算是有了光彩,李长庚来的最早,全说了不知多少次,都没有崇祯给予的单上来的更好。

    “不过你的那些旧官僚习气,开始要改一改啊,朕还想着大力的用你呢,你就给我弄出这个?你说让我怎么能够放心的下?”

    在崇祯的鬼话之中,内参,报纸是对外宣传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编写教材。

    这种教材可是为了教育学子们使用的。

    若是编写教材的人,在里面夹杂私活,崇祯就算教育出来的学生再多,也还是旧官僚的那一套。

    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那又何苦呢?

    张鹤鸣现在内心也是一阵苦涩,他也知道自己的老毛病,要不是身边的监督体系已经健全,还真的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双手。

    家族的渴望,同窗好友的游说,等等都是他的羁绊。

    “其实我也不认为做官的人不能赚钱,只要不违背大明的律法也是可以的啊,我就弄不明白,明明可以用正当的手段拿到利益,为何许多人都喜欢贪赃枉法呢?”

    崇祯真的很好奇,而这些话他查过许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答案,想要问李长庚只是一只没有下定决心。

    这一次他觉得可以好好的问个清楚了。

    张鹤鸣呐呐不言,对于做生意,赚取利润这一块,他是真的不懂。

    至于正当手段。

    他一个读四书五经的人,哪知道正当手段怎么赚钱?

    “看来你也是不懂啊,这就那怪了。”

    崇祯叹息一声,做官了,还有什么比贪赃枉法,挖国家墙角来钱更快的呢?

    那些大商人,那一个不是借着这种手段,官商勾结发起家来的?

    “那么我就给你说以个可以赚钱的办法吧,想不想听?”

    崇祯恶趣味的扫视了四周一眼,嘿嘿一笑道。

    在座的走时聪明人,可也知道做生意就要经商,就要奇货可居。

    现在西安府外面的那些厂子,就是最好的赚钱路子。

    只是皇上玩的转,其他人效仿之后,却总是亏损,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我也是走了许多地方的,更是让人调查了许多商人,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没有多少人去真的踏踏实实的做事。”

    崇祯仰着头看着屋顶,悠悠的道:“这一点不知道你们认不认同?”

    说着惆怅的轻嘘一口气,转头看向张鹤鸣他们。

    见到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才接着道:“其实也有许多人在踏踏实实的做事,可总有些仗着自己做官手中也有了些权利,给人家砸了摊子,我就想不明白了,自己做一个不成吗?为何要抢别人的?

    若是都去抢了,谁还会弯着腰脚踏实地的做事?没人脚踏实地的做事了,那有权利的这些人是不是就没办法赚钱了?是不是就要开始比这别人卖地,卖儿卖女了?”

    李长庚听得目瞪口呆,事情的发展似乎就是在沿着崇祯说的这一条路在发展,却从来都没有人兴国其中有什么不对。

    也没有人想着如何去改变。

    似乎整个天下,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某些人智障的做着智障的事情。

    还沾沾自喜的说着:这是在为民生立命。

    可事实上怎样,谁看不出来。

    就是卢象升也是心里震撼不已,以前想不明白的许多事情,似乎都被埋葬在了故纸堆里。

    就等候有人去发觉,可偏偏就是没人去动一下手指。

    同时也在不自觉的怀疑其自己学过的那些儒家经典。

    没有人挑明总觉得是自己理解的不够,真的摊开了说,才能发现那些是何等荒谬,而自己居然偏偏就信了这个邪。

    张鹤鸣更是失魂落魄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想的就更多了,若是没有家族资助银两,自己就没办法进学,那么做官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心中想着这些,口中就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

    “这一句话问的好,做官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可以告诉你。”

    崇祯笑道:“旁人怎么理解的我不知道,我只说我自己知道的,做官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