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五十九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五十九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三) (第2/3页)



    王冲没有问,田守新可不能不说,皇上说过:许多事情,都是误会引起的,而猜忌则是误会的累加,能够让别人知道某些不是很重要的东西,是建立信任最简单的方法。

    “那些有钱人,别看平时遛狗逗鸟,可都是有大用处的,这段时间城内的信鸽应该多了不少吧。”

    田守新提点了一下。

    王冲也就立刻醒悟过来,若不是战事吃紧,这些鸽子只要飞上城头,肯定会立刻被人打下来,成了大好的补品。

    说不得他也有幸喝一口鸽子汤。

    然而此时,可没有人愿意为了一只鸽子,随意的放枪,或者射箭。

    “多谢公公提点。”

    “没什么,只是你平时军务繁忙,没有注意到这些小东西而已。”

    **

    崇祯在看完孙元化的火炮之后,就觉得已经可以量产了。

    只是据孙元化说,还有一些小毛病,需要在修缮一下,最好能够简略成方便生产,还能减少用料的最终形态。

    说白了就是赶紧拨款,他还要搞研究呢。

    最后宋应星兄弟两也留了下来,做的就是他们的老本行,编撰新的历法。

    这个还是李长庚私下和崇祯说过的,如今的历法已经不合时宜了,农人需要更准确的历法来种庄稼。

    只是在回到住处没几天整个西安府,就三三两两聚集不少的青壮年。

    这些人的额目的很简单,就是来当兵的。

    本来崇祯还在为抽取太多的雍州壮劳力去当兵,而有些放弃了农事的意思,现在却是突然补充了一批外来的青年。

    也刚好不需要军队里的士兵太过单一,就全面接手下来。

    这一次可没有晁刚这个练兵大家。

    只能是他自己亲自窝在兵营里训练,顺便拣出一些聪明有点小才华的暂时担任伍长,什长和尉长。

    只是随之而来的更多少年郎,就让他不淡定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崇祯虽然还储存的有许多粮食,可那是为了紧急时刻,在天灾来临时用的。

    现在的情况则是,手中赚着大把的银子,却是在雍州买不到粮食。

    而且从一些小子们的谈话中得知,后面还会有许多人前来当兵。

    然而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为了了解这些人为和要来雍州的西安府,饶了一大圈,还以为要李长庚旁敲侧击才能问清楚。

    可哪知道,随便的一打听,什么就清楚了。

    晁刚带着队伍招摇过市,留下的传说,也是一传十,十传百,不知多少人都听说了,给皇上当兵,不但能吃饱肚子,还有银子拿。

    虽然这年头都知道,当兵是会死人的,可在吃饱肚子和饿死这两个问题中选择,都是就算死,也不能是一个饿死鬼。

    “晁刚这混蛋,净给我惹事。”

    崇祯打算开春之后,才会回到京师的,此时却不得不提前出发。

    火枪的生产还不到位,火炮也只有一门试验品。

    雍州的官员也还在磨合状态,新成立的学校,也还没有什么有用的人才。

    一切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走上正轨。

    却又有了新的问题。

    简直就仿佛老天爷不想让他停下里来休息一二。

    李长庚还是被留在了西安府,随行的就是李定国。

    此时李定国只是听着,去而不敢随便插话。

    晁刚是募兵司的司长,也是现在领兵的少将军,而且这些银子也是皇上让人家带着,一路开销用的。

    现在出现了问题,却成了晁刚的错。

    其实他还是没有把握住官场的某些要点。

    就是皇上一旦不高兴了,开始骂某个人,就是某个人在他心中的分量比较重。

    要不然全天下的人多的是,为何单单只记得他一个。

    雍州的粮食不够用,其实在走出雍州,进入冀州之后,也会发现粮食不够用。

    这是一个需要填饱所有人肚子的时代。

    仁义道德这些东西,离底层百姓还是太远了些。

    再次经过冀州,崇祯又有了深刻的体会。

    话说他已经在来的时候,换了一批官吏了,然而不只是风气就是这样子,还是这些人的脑子不好使。

    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再次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他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