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四十二章四面边声连角起(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四十二章四面边声连角起(四) (第2/3页)

,被身边的亲兵提醒了一句,“吴三桂的亲兵跟来了”。

    阿巴泰心头就是窝火。

    若不是今天为了这个人耽搁了他的巡城,那会出现现在这种被打入下风的战事。

    “说,你是不是对面派过来的死士,专门找准机会扰乱我布防的人?”

    吴三桂的亲兵心头一禀,知道坏事了,早点跑了,也是好的,现在就因为好奇心作祟,可把自己给坑苦了。

    “不是,我李友松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吴三桂的亲兵,李友松是山海关本地的士绅,儒生,能够代替吴三桂出使阿巴泰,不但是新人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

    当时吴三桂想要放建奴入关,也是想好了自己能够凭借优势兵力,立刻收回,然而就是李友松不同意。

    可权利掌握在吴三桂的手中,他也无可奈何。

    最后的一场大败,更是把吴三桂的来父亲吴襄都战死了。

    若不是其中有这个仇怨,说不得当时兵退滦州的时候,就打算投降了。

    “哼!你既然说吴三桂现在也可以让出开平,那么就请带路吧。”

    阿巴泰想的很好,既然滦州已经不可守,那么去往开平,牵制住这一个大明主力,也是功劳一件。

    李友松面色变幻不定,心里更是苦涩,早知道大明的军队已经打过来了,又何必急着投降呢?

    “怎么?不愿意?”

    阿巴泰作势把手按在刀柄上,只要李友松嘴里蹦出半个“不”字,这一刀绝对会砍下去。

    “愿······愿意······”

    到底是一个怕死之人,毕竟不怕死的也早就在山海关城破的时候战死了。

    城墙上的卢象升找上了孙传庭。

    “阿巴泰过一阵厉害,要是永平是他守着的话,咱们不归进攻的那么容易,接下来的滦州也会准备的更加充分。”

    “你过来不会就是给我说这句话的吧?”

    “当然不是。”

    卢象升没好气的说道。

    “我只是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可不可行。”

    “说来听听。”

    “我打算把枪法最好的人组织的在一起,专门射击那些队伍中的关键人物。”

    孙传承不屑的说道:“什么叫你打算,这不是皇上的打算吗?当时搁置的原因,就是枪的性能不够好,射程也不够远,就是不知道道院,研究出来好东西没有。”

    “让我嘚瑟一次能死啊?”

    卢象升眼睛余光看着两人身边的前兵一眼,见他们都在目不转睛的干插着下面的战况,心里暗道:以后吹牛,绝对不找孙传庭。

    只是他不知道,在他观察这两位亲兵的时候,两位前兵也在内心憋着笑,装作自己在很认真的看战况的样子。

    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才是专业的。

    “你离开西安府的时候,是不是道院已经有消息了?”

    “还没有,不过想来也快了,咱们现在就可以组织人手啊,先练着,等到有合适的火枪,也可以立刻用上。”

    “呵呵,还是说点有用的吧,我觉得阿巴泰要跑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从哪个城门逃跑。”

    孙传庭眯着眼睛,看向了远方。

    枪声不止这个城门处在响,城池里面也有成队的火枪兵,借着房屋的掩护打的有声有色。

    五人一组的小队伍,在这种复杂的地形,使用火器比刀剑来的更有用。

    没有了火绳,也不用点火,可以装好弹丸和火药随时发射。

    只要见到人,一枪就能撂倒,紧跟着就是军刺上去给一下,不用回头就知道绝对没得救了。

    突然天空中一团红艳艳的烟花绽放开来。

    “成了,粮草咱们已经控制住了。”

    孙传庭喜笑颜开,打仗最缺的就是物资,只要有粮食,有弹药,就是一座孤城他也守得住。

    随即看向卢象升嘿嘿笑道:“你收下有能人,我手下也有能人,怎么样?服不服气?”

    “服气。”

    卢象升真的是心服口服,打仗经验并不丰富,半路进入军队带兵的他,可不知道人家孙传庭才是科班出身。

    “没意思,你要是说不服气多好?”

    “承认别人的优秀很难吗?”

    “你又在学皇上说话。”

    “算了不跟你说了,吹号角全面进攻吧,我怕这里压力不大,阿巴泰会回兵先行打下粮仓,若是一把火给烧了,外面估计要饿死不少人。”

    “不是不少人,是全部得饿死。”

    东门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