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7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7打 (第2/3页)

让这些士兵见见世面,朱定海才不会带这些人玩呢。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时之间漳州,泉州和福州的大明官府就全部动了起来。

    一车车物资从仓库拉出。在士兵们的护送上早已停靠在岸边等着的船上。

    各个港口,探查船撒出老远,炮台上的士兵3班轮换。严防有人偷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两天不吃,管你天皇老子。

    打仗的的就是资源。

    数万大军,每天的消耗粮食都是万斤起步。再加上淡水,蔬菜,燃料的消耗,整只大军每天消耗的物资不下十万斤。

    海运虽然消耗比较少。

    但是相较于陆地运输来说,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当的不稳定。

    大海无情,鬼知道,啥时候会出现台风,暴雨呢?

    即便是后世的钢铁巨舰,在大自然面前都是那么的无力。

    更别说现在的木质船了。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可能的储备更多的物资,以保障大军应对风险的能力。

    虽然朱定海自信5天之内就能踏平西夷在台湾修筑的凌堡,但是凡事求稳,怎么不得以此带过去15天的物资以防万一。

    ...

    时间一晃3天就过去了,没有多少煽情的废话,朱定海就带着大部队踏上了征程。

    台湾方面。

    虽然荷兰人的台湾总督,因为之前的大战,可能进了某条鱼的肚子里面,但是台湾的荷兰人并没有慌乱。

    威廉·奥龙多,接过热兰遮城的指挥权。

    深知大战不可避免的威廉·奥龙多一方面派遣威廉·奥兰多携带使者前去大明求和。试图拖延大明的进攻的步伐。

    另一方面,趁着明军未到来之际,向东亚地区的其他荷兰人求援,同时大肆掠夺周边百姓的物资。

    同时指挥当地人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

    当密探传来大明各个港口整个疯狂的装填物资的时候,威廉·奥龙多就知道此战不可避免了。

    “所有人即可撤回来。”

    随着威廉·奥龙多命令的下达,所有的荷兰人都在有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