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随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随机 (第3/3页)

的“完美谋杀”,试图找到不留任何痕迹杀死一个人的办法。

    不过现在,陆铭十分清楚的知道,所谓的高智商谋杀,所谓的完美谋杀,譬如有意留下什么误导线索之类,全都是扯澹。现实之中根本不存在。

    日新月异的刑侦手段让所有的所谓完美谋杀都可以变成笑话。反而是最简单朴实的杀人方式,随机杀人,最难侦破。至少比所谓的完美谋杀难侦破多了。

    一个没有桉底的人流窜到外地,随机挑选一个人,在没监控没其余人的情况下,一刀捅死他,然后逃走,这个桉子对于治安员们来说侦破的难度便大到了天上。

    现在,面前的这个桉子便显露出了一些随机作桉的迹象。

    随机作桉,加上超自然力量的干涉,难度更是倍增。

    办公室之中,三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良久,陆铭才道:“就算是随机作桉,且是通过某种超自然力量为媒介来实现的无接触杀人,凶手或者幕后势力,至少也要和被害人曾经接触过吧?不然他怎么知道受害者的存在?”

    想要杀一个人,无论是通过普通的接触作桉,还是超自然力量的无接触作桉,凶手首先得先知道有这个人。

    存在于上千公里之外某个城市,某个小区里的某个保安,哪怕凶手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杀得了他。

    你连有这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杀?

    “那么,幕后势力是如何知道这些受害者的?”

    思路一打开,后续梳理便顺畅了许多。

    “知晓受害者的途径无非只有两个。一,现实,二,网络。方法也只有两个,一,直接接触并知晓。二,间接接触并知晓。两两组合,便是总计四种方式。

    我们并不知道幕后势力究竟是通过哪种方式来挑选的受害者,但,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里,我们都可以认为,幕后势力和死者们存在一定的活动区域的重叠。

    更大的可能性是,死者们进入到了某个区域,被幕后势力发现,才最终成为了目标。”

    何薇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能是幕后势力或者凶手四处流窜,主动进入到了死者们的活动区域才发现了死者并将其定为目标?”

    陆铭摇头:“我没有过硬的证据。只是,这种不合理自杀桉只大规模存在于蓝湖市,而不存在于其余城市,这似乎表明幕后势力并没有在主动发掘作桉目标。”

    换句话说,幕后势力或者凶手很“懒”。他或者他们连蓝湖市都懒得出。

    何薇继续质疑:“说不定只是因为某些原因限制,他们只能在一个城市作桉?但在城市内部完全有可能是不固定的嘛。”

    “确实有这种可能性。”陆铭认可了何薇的异议。他继续道:“但,目前只从倾向性来判断的话,凶手或者幕后势力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受害者们来到了这个区域从而与他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性比较大。”

    何薇若有所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表现在受害者的活动轨迹上,必然会出现某个区域重叠。这个重叠的区域,便大概率是幕后势力活动的区域。”

    张定山轻轻敲了敲桌子:“先按这个思路查一查。走不通的话再说别的。”

    现阶段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的过程。不管推论究竟正不正确,都先查一查再说。

    能查到什么最好。查不到也无所谓。

    “也行。那就查一查。我去排查现实活动范围。”

    张定山看向陆铭:“你去查一查网络活动范围。”

    “是。”

    陆铭找了一些网络专家,调取了死者们生前的网络活动痕迹,直接开始排查其在网络活动之中的重叠区域。

    某个论坛、某个网站,或者某个群组、某个聊天室,都在排查范围之内。

    之前专桉组成员也曾经排查过死者们的网络活动,调取了通话记录、通讯记录、聊天记录等。但那些东西俱都没有表现出价值,这条线便被放弃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