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二百零七章 无定论(下) (第1/3页)
预言,得到未来信息,不论是蓝星还是泰德,还是落在任何位面,都是必会被讨论的热点。这其间的区别在于,越先进的文明,越能证伪这一说法。
帝国在这方面更深刻些,千年之前的预言系大骗局引发的诸多学派大辩论,最终甚至让问题上升到了紫金大议庭级别,事后看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简直像是所有人都被下了降头一样不理智。但在当时,参与者却都以为自己是在参与一场盛举,直至预言类被紫金大议庭定性为骗局仍不死心,还想再追求更高的申诉。
直到理论愈来愈完善,预言类才彻底盖棺定论为不可能存在,成为了老师教育学生时可以漫讲一节课的有趣谈资。
作为深研过老师如何水上课时长这一课题的周老师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例,因此,他熟练的解释道:“所谓预言,意味着其要达成现在信息的所有收集,然后进行规律推演,以确定这些信息在未来的状态,步骤上称不上复杂,操作上每一步都不可能。”
对面,李伯乐稍愣了下,在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听到相异的答桉,让他一瞬间也不太明晰状况:“感知类的全知不就是信息上的全获取?”
“不一样。”周明摇头:“感知类的全知是区域内信息的全盘接受,从而可以实现规则复刻下的全能。而要实现预言,框定未来,必须抛却区域这个前提,将信息收束程度达到全面。预言类的不可能也就在此,因为全面是个没有上限的概念。”
“当你收集了地表,会发现还有地下和天空,海洋,当你收束了宏观,会发现还有微观,当你收束了物质层,会发现还有目前还没探查清楚到底存在多少的纬度层,当你收束了星球,会发现还有恒星,星系,一直到整个宇宙,当你收束了本位面,会发现还有无数的时空响应外的其他位面。”
这是被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批评预言系时用过的话语,周明也不例外,此时再次复述,李伯乐立刻明白。
“全面的上限随着认知不断增扩且不存上限,一个人越强大,越达不成第一点条件。”
“不可能的悖论。”李伯乐区分了感知类的全知与预言未来的差距:“仅第一点就无法达成,难度更大的步骤二连开篇的基础也不存在,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