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幕 凿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二幕 凿冰 (第1/3页)

    [这一幕在设计上,需要展现几个巨大场景的转换。其中冰封长河、濒临灭绝的场景,应该具有包括观众空间在内的感官冲击力。]

    [能使舞台转换而不致凌乱、宏大不致散逸的艺术定力,是歌队。本剧歌队参考古希腊悲剧舞台的歌队特点,男女歌者皆麻披垂地,以神圣、洁净的队列,作观察性、评述性、抒情性的演唱。歌队在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消失,或退出灯光区。]

    [这一幕的第一场景是通达码头的山道边。山岩森罗,坐着一个山岩般的老人,使别人不能一下子看出来。老人白须、白发,身穿棕色的宽袍,略似古希腊哲学家的石雕。但仔细一看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年纪最老的考生,人们都叫他老丈。所谓“考生”,是针对中国古代大规模的官僚选拔机制科举考试而言。]

    [金河上场,我们见过他了,昨天晚上在凉亭上“搅局”,今天依然背着那个大斗笠。他看了一眼山路下面的码头,一笑,便加快了脚步。但突然又踉跄停步,因为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在身边发出,刚刚他没有发现这里有人。]

    老丈

    (浑厚的男低音,如天上之声)

    上船有蓬,为何还携斗笠?

    金河

    (一惊,终于在山岩中发现了“山岩”,又觉得老者是在以“对对子”的方式打招呼,便笑着答道)

    下雨无度,岂可依赖船楫?

    老丈

    (立即追加一“对”)

    跋山涉水,为何不带书籍?

    金河

    (这下已经适应,便笑“对”)

    咬文嚼字,怎如阅读大地!

    老丈

    不错,应对得又快又妙。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金河

    您怎么知道?

    老丈

    从打扮,从眼神。

    金河

    您太厉害了,确是第一次。请问老丈,您是……?

    老丈

    你也叫我老丈?别人也这么叫。这科举考试啊,我已经整整考了十七次,你算算,多少年了?五十多年了!一把白胡子,还没有考上。这是最后一次,再过三年就走不动了。

    金河

    五十多年了?

    [老丈点头。]

    金河

    唉,从我的年纪,到您的年纪,一辈子都在考,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这算怎么回事?值吗?

    老丈

    (喉底一笑)

    不考,你我又能干什么?种地的人已经够了。人生就是无聊,把无聊变成梯子,大家一级级爬。

    金河

    老丈,天地对您确实不公,但您,也不能太消极了。

    老丈

    咳,以后你就知道了。

    [老丈说完就闭目养神,不想把对话进行下去。金河欲言又止,向码头走去。]

    [灯光打亮站在舞台后侧的歌队。舞台的其他区位暗。歌队开始对唱。]

    歌队A

    (唱)

    上船有蓬,为何还戴斗笠?

    歌队B

    (唱)

    下雨无度,岂可依赖船楫?

    歌队A

    (唱)

    跋山涉水,为何不带书籍?

    歌队B

    (唱)

    咬文嚼字,怎如阅读大地!

    [歌队退隐。]

    [孟河上场。以男装迈大步,身背一卷画轴,连同一个薄薄的包袱。]

    [她和金河一样,也没有发现岩石般的老丈。]

    老丈

    (依然是浑厚的男低音)

    小姐,回家吧!

    孟河

    (慌乱地发现老丈,心里虚虚的问)

    您说什么?

    老丈

    你在模仿男人走路,但没有一个真男人会这么夸张……

    孟河

    (更加慌乱)

    大爷,我一点儿也不夸张啊,您看!

    [说着又以男人的姿态走了几步,但立即知道这其实已经承认了,便笑弯了腰。]

    孟河

    (笑着直起身)

    大爷,您怎么这样聪明?

    老丈

    我还知道你要想挤他们考生的船,但不是去赶考的。赶考不会带这么一卷画,而且你也不能考,因为你不是男子。

    孟河

    那您猜我去做什么?

    老丈

    (上下打量了一遍孟河,笑)

    一个女孩子独自改换装扮远行千里,只有一种可能,找亲人。

    孟河

    (吃惊地后退一步)

    找什么亲人?

    老丈

    历来有女子千里寻夫,但你那么年轻又那么快乐,只能是找父亲。

    孟河

    (上前拉住了老丈的衣袖)

    请再说下去!

    老丈

    (得意地)

    我敢肯定,你父亲是上京赶考,多年未归。你背上的画像,多半是你父亲的,好辨认。

    孟河

    (楞住)

    我,难道真是遇见了仙人不成?

    老丈

    我不是仙人,而是老人,大家都叫我老丈。一老,见多识广。你看眼前这条长河,还算通畅吧,一个男人离家在外,不管是凶是吉,都不难传个消息。如果一直没有音讯,大抵已经改名换姓。

    孟河

    (吃惊,急切地)

    为什么要改名换姓?

    老丈

    乡间文人考中了科举,如果名次很高,就要在京城做官。在京城做官没有背景怎么行?最简单的方式是隐瞒自己在家乡已有的婚姻,成了某个大官的女婿。

    孟河

    不是允许男子有几个妻子吗,为什么要隐瞒?

    老丈

    可以有几个妻子,但也有大小之分。如果承认家乡已有妻子,那么,新娶的高官女儿就成了小老婆,那怎么会答应?因此只能隐瞒。怕家乡妻子儿女来找,就改掉了原来的姓名。

    孟河

    这么一来,原来从家乡出发的那个丈夫,那个父亲,就在人间消失了。

    老丈

    对,人间消失。

    孟河

    京城却多了一个年轻高官、乘龙快婿?

    老丈

    对,是这样。乡间妇女怎么可能远行千里去大海捞针?何况,官场的海,是天上的海,进得去吗?

    (唱)

    飞鸟背叛了老巢,

    远蹄忘却了石槽。

    长河不见了归舟,

    流岚放弃了山岙。

    [孟河非常震撼,走开几步自言自语起来。灯光集中于她,舞台的其他地方收光。]

    孟河

    (自语)

    京城高官?改名换姓?难道,我已经没有父亲?这事,我妈妈难道没有猜出来?……妈妈那么聪明,很可能已经猜出来了,那么,她一年年卷在这些画像里的,究竟是爱,还是恨?……

    [孟河还是心存疑窦,转身问老丈。但灯还只是集中于她。]

    孟河

    大爷,会不会您判断失误?也许,也许——

    (唱)

    飞鸟听得到家哨,

    远蹄未忘却古道?

    长河有帆影归来,

    遥梦有炊烟缭绕?

    [唱罢,孟河寻找自己的发问对象老丈。但是,当舞台灯光又一次射到刚才老丈坐的地方,他已经不在了。正是在孟河自语自唱的时候,老丈已悄然离开。]

    [孟河看了看前面的山路,没见到老丈的背影。她准备继续前行,又拿起了画轴。拿起画轴她又犹豫了,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如果老丈的判断不错,还有必要远行寻父吗?但如观众所愿,她,又迈开了男人般的步伐。]

    [孟河到了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