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第2/2页)
要用相同的句式、相反的含义来应对。例如,以“下”对“上”,以“无”对“有”。这在初次见面时,也算是一种文化等级的互相试探。金河略一沉吟,有了。刚才老人问的是“上船有篷,为何还戴斗笠”……
他快速回答上了:“下雨无度,岂可依赖船楫!”
虽然并不严密,却已同式同韵。
老者立即又问:“跋山涉水,为何不带书籍?”
金河又回答道:“咬文嚼字,怎如阅读大地!”
“不错!”老者点头。他说:“应对得又快又妙。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您怎么知道?”金河好奇地问。
老者一笑,说:“从打扮,从眼神。”
金河说:“您太厉害了,确实是第一次。请问老丈,您是……?”
老者说:“你也叫我老丈?别人也这么叫。我已经考过十七次,这是最后一次,再过三年就走不动了。”
金河睁大了眼睛,重复了一遍:“十七次?”
老丈点头。
金河摇头了,说:“唉,从我的年纪,到您的年纪,一辈子都在考,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这算怎么回事?”
老丈用喉底一笑,说:“不考,你我能干什么?种地的人已经够了。人生就是无聊,把无聊变成梯子,大家一级级爬。”
金河说:“老丈,天地对您确实不公,但您,也不能太消极了。”
老丈说:“咳,以后你就知道了。”说完就闭目养眼,不再言语。
金河欲言又止,只能离开,向码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