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见济:老子就是这么强势! (第2/3页)
住暗暗喝彩。
说得漂亮。
大明君臣,若为自身利益而被动的视百姓为水,本心格局低了。
但主动为百姓谋福祉,而非被动,可为圣人。
太子殿下这番话……
格局之开阔,让人肃然起敬。
其余臣子,尽管都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但既然出仕大明朝堂,内心肯定也有为家国社稷谋福的想法,听出了太子的心思,皆感庆幸。
这样的太子,不比堡宗强一百倍?
万幸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了。
也不比福王朱见津这个未知数好?
万幸唐氏外戚也被清除了。
朱见济道:“孤以前听过这么一段话,关于什么是幸福。他这么说的:幸福就是,我饿着肚皮,你在吃馒头,那你比我幸福;我没有衣服穿,而你锦衣罗裳,那你比我幸福;幸福就是,我想上厕所,但你占着唯一的一个茅坑,你也比我幸福。”
群臣:“……”
太子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知道他意欲何为啊。
朱见济道:“其实我大明老百姓的要求不高,他们能吃饱、穿暖,有房屋可以避雨、遮风、睡觉,有鸡鸭成群,大多人就已经很知足了,然而就是这点简单的要求,很多人也无法满足,究其原因,是我大明太穷……嗯,孤知道,穷的只是百姓,我大明那些权贵阶层,可一点不穷,此时也不是追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法追究,因为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正因为这种不公平,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只要存在阶层,就一定有贫富差距。
而封建社会,怎么可能没阶层。
作为太子,未来的天下共主,朱见济可没有打倒阶级统治的想法——在大明,这也不现实,更不可能实现。
首先一点,全民开智就做不到。
扯远了。
朱见济继续道:“说到底了,还是钱,朝廷一直很穷,从太祖时期就很穷,将近百年的国祚了,国库却一直缝缝补补着过日子,作为大明太子,孤痛心疾首啊,万幸孤读圣贤书,知天下理,夙兴夜寐而忧思,终得良策。”
“开海,海外贸易能让民间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至少能带动一批人先富裕起来,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把茶叶、丝绸这些可再生资源换成黄金白银带回国内,同时,国家能从海外贸易中收取大量赋税,这一点大家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