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一章: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局 (第3/3页)
一路走来,所作所为一直在证明其并非只是年少神异,而是越大越神异。
秦王政、宗正秦傒虽根本不知道计错何处,却对少年判断极为相信。
“你们啊,根本就不懂师长真正想要什么。权势只是他通向最终路途的必要手段,而不是他心底最深处的渴望。”少年掀开车帘一角,对呼说道:“不用去了,回宫吧。”
“唯。”呼应声,一脸遗憾。
他还想看主君舌辩群雄呢。
自从离开稷下学宫,主君好久都没有展现学识了。
呼勒缰绳,控制四马转向后,回首最后看了一眼东城门。
就这么一会,更乱了……
东城门角落,被挤成一团的鹏飞一脸绝望。
他不明白,相邦府上上下下幕僚门客共同计议,以为妙绝的一字千金之计,怎么就为一个乞儿所破。
怎么一瞬间,事情就变成糟到不能再糟的模样了。
他强提心气,暗攒力气,挤到赵底埋在人群中的暗线旁边:
“快去相邦府告知相邦!”
相邦府,主堂。
吕不韦依旧在批阅奏章,一笔一划记录详实。
竹简中,站着跑回来的赵底和从东城门跑回来的暗线。
暗线口条清晰,一五一十地道出了东城门发生的所有事。
场间吕不韦心腹尽皆面色一变,在主君面前就忍不住骂开了:
“鹏飞竖子!”
“这个废物!”
“误了主君大事!死不足惜!”
“怎能动手?其智何昏!”
“该我亲去的!嗐!”
心腹闻讯大乱,吕不韦却像是没有闻听讯息一样。
正值壮年,鬓角白发却每日剧增,越来越像一个老者的吕不韦下笔如有神,锋走龙蛇,一气呵成,搁笔于案。
吕不韦身后,随侍的小吏捡起吕不韦刚批阅好的竹简,拿到另一个桌案上。
另一个桌案边还有一个小吏,在这冬日来临之际手拿竹扇,轻扇桌案。
待竹简墨渍干涸,扇风小吏卷起竹简,仔细摞在比其他八摞竹简矮半尺的一摞竹简之上。
“主君。”李斯上前一步,略显木讷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厉。
“说。”吕不韦双手交叉,左手轻捏右手手指关节。
整个秦国所有的奏章都要他一个人来批阅,致使他右手大拇指、食指只要一用力就酸疼。
李斯得到许可,不去管他人,只望着主君,沉声道:
“斯有一计,可破此局。
“守宫断尾以求生。(注1)
“事已至此,当断则断。
“将所有事都推在鹏飞身上。
“一字千金乃鹏飞一人所语,与主君无关,与相邦府无关!”
顿弱、姚贾、甘罗、赵地等人心皆有异。
聪明如他们,哪里听不出李斯此言是要舍弃鹏飞。
如此大事,若要平息,唯死而已。
唯有嫪毐,不知道此计会导致鹏飞身死,还在咒骂:
“通古说的不错!
“鹏飞这鸟人办错了事!就该自己担着!自己拉的屎自己吃!
“主君,就这么办吧!”
吕不韦不理这蛮子,抬眼望李斯这个在稷下学宫闯下偌大名头之人,抿着嘴说道:
“李斯啊,今你和鹏飞互换,你愿死吗?”
李斯心思转的极快,临时作答还能拉上嫪毐分担火力:
“嫪兄所言虽粗,却极为有理,自己拉的屎自己吃!若斯坏了主君大事,斯当自尽!”
嫪毐大惊:
“哎?甚死不死的?通古你说清楚!乃公可没说死!”
吕不韦深深看了李斯一眼,对心腹的心性重新做了评价:
“以你所学,本应入廷尉府大展拳脚。
“但你今日所言,让本相断了念头。
“廷尉府乃是执行秦律之地,是我国最公正最公允之地。
“而你,不公允。
“汝为解决事情不择手段。
“让你入廷尉府,不知将生多少冤假错案。”
“斯有错!斯只想为主君分忧!”李通古低头认错。
吕不韦如同没听到一般,呆坐着,左手无意识揉捏右手指关节。
[怎会出此计呢?]
[是公子帮了我……]
[还是这帮蠢货议计时,没叫公子……]
一个时辰后,堂外有人敲门。
吕不韦点点头,甘罗放敲门之人进来。
“奉主君公子成蟜之命,请相邦大人入宫一叙。”呼不卑不亢。
吕不韦展颜一笑,搁笔起身:
“巧了。
“本相也正好有事,需要当面询问长安君。
“嫪毐备车!”
…………
【注1:守宫,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