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四十九章:秦制我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四十九章:秦制我定 (第2/3页)

两手摊开:

    “我举个例子,师长你不要较真。

    “弟子只是想说,事情没做,结果未出,对与错天都不知道。

    “我在稷下学宫待三年,学会的最大道理就是没有道理。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

    “历代先贤把能说的道理都说尽了,可是没有一个能终结乱世,让万民过好这一生。

    “我记得师长说行大计要逆天,要我在关键时刻保师长性命。

    “可若是按照目前态势发展下去,我很难保住师长。

    “请师长不要把事做绝,把路走死。

    “不说像事先王一样事我兄,至少不要再弄出‘胡闹’这种事。

    “拜别师长。”

    吕不韦安坐椅中,不动如山,眼看着曾经最得意的弟子离开。

    从身侧摞到他脖子高的竹简中拿起最上一卷。

    像这样的竹简小山,后堂中还有七个。

    权相提笔蘸墨,翻开竹简,哂笑一声:

    “是先王,不是今王。”

    一直等候在外的甘罗方一听门响,耳朵就竖了起来。

    俟嬴成蟜步出后堂,甘罗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眼睛有意不向门里看,随口说道:

    “长安君知道为何如此多竹简了吗?”

    嬴成蟜带上门,内心有些复杂地道:

    “忘记问了。”

    当年那个跟在他屁股后面的真正神童,也不会好好说话了。

    甘罗牵强一笑,自然地送长安君出门后,愣怔坐于前堂。

    若是长安君和主君达成共识,不会忘记问竹简的事。

    两日后。

    齐国公主田颜作为齐国使者,来到咸阳。

    一方面悼念先王,一方面庆贺新王。

    坐在驷马高车中,掀起车帘,田颜观察着繁华的咸阳城。

    她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也没有看到过不输给临淄繁华的城池。

    渭水东流,穿城而过。

    当街摆货,不畏偷盗。

    临淄的人比咸阳多,咸阳的秩序比临淄强。

    两国是不一样的繁华,田颜觉得还是自家好一些。

    因为她在咸阳人的身上很少看到欢乐、松弛,而这是临淄人几乎人人具备的特质。

    “公主,咸阳好大啊。”老宫女萱怡与田颜耳语,目中满是惊奇:“公主,你说这么大的城没有城墙城郭,是不是因为不好修的缘故啊?”

    正在自喜国人过的比咸阳人好的田颜,勾起嘴角缓缓下落。

    东流渭水缓缓淌。

    这是一条不输系水、淄河的大河。

    系水、淄河,齐国修缮为都城临淄的护城河,并以此为傲。

    而秦国坐拥大水量的渭水,就这么任凭其在城中静静流淌,什么也没做。

    嬴子和她讲过,咸阳没有城墙、城郭,自然也就没有护城河。

    她浅笑嫣然,追问原因。

    嬴子耸动肩膀,因为秦人根本就不相信,哪国的人能打过来。

    她当时不太信。

    现在信了。

    她目微微向上偏移,云雾之中有天宫。

    秦人能将秦王宫修建在四五十丈的高空,又怎么会不好修十余丈便已是极高的城郭、城墙呢?

    列国伐齐,才有她这位齐公主使秦。

    秦以一座无墙无郭的咸阳告诉田颜——秦人生活不如齐人,但秦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

    田颜放下车帘,没心情再看下去了。

    她的师长孟寓曾说过:大争之世,未有能置身事外之国家。不伐之,便被伐之。

    从来不担心被伐的秦国,早晚有一天会伐到齐国……

    战国末年。

    东齐仁治,西秦法治。

    二者皆在各自制度达至有史以来的巅峰。

    既看过秦,又见过齐的王室子弟有两人。

    一是秦公子成蟜,穿越而来的现代人。

    二是齐公主田颜,儒学异端之一——孟子学派代表,孟子单传后裔孟寓的得意弟子。

    旷世革命洪流冲刷人间以前,所有人都以为两人只是一场普通的政治联姻。

    负责接待外国使者的典客芈宸迎接田颜。

    五百仪仗队人俊甲亮,美貌要远远超过他们的作战能力。

    华阳太后左膀右臂之一,为九卿的芈宸引齐国使者至鸿胪寺。

    鸿胪寺原本叫做驿馆,是近来改的名。

    正式从半民半官转为官府,划为典客治下官府之一。

    鸿,声也。

    胪,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