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两百四十七章:列国时局,秦国内斗初显,终于露面的长安君 (第1/3页)
赵王偃大怒,本想拿李牧回来问罪。
他已经是王了,不是太子了,这些贼子怎么还敢指责他,不听他的命令?
郭开劝谏不可,详叙原因:
李牧看似无名,其掌握的实际权势还要高过廉颇、乐乘。
赵国边境,无论何事,皆是李牧一言而决。
从武将本职打仗上看,李牧懦弱无能,不是良将。
但从对赵国贡献而言,边境只有李牧在时才不需要赵国本土供给,还能够反向输血。
乐乘伐燕能立奇功,吸引胡人注意的李牧功不可没。
先王赵孝成王对李牧极度宽容,答应了李牧“国家不涉生死大事,可不归邯郸”的要求。
如今廉颇、乐乘皆去,李牧便是赵国最有权势的大将了。
他们现在最需求的就是武将支持,需要的是稳稳当当接手权力,是以绝对不可以问罪李牧。
赵王偃听之从之,将问罪王令改为解释手书,发到边境李牧手中:
【国家是否混乱,在于寡人,和女人有何干系?】
不在朝堂,不明邯郸发生何事的李牧阅之,很欢喜。
他从这封王上手书中,看到了一个威严、自承其责的赵王偃。
有这样一个英明敢为的王,即便是娼女为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牧站在边关城墙上,呼吸着冷风。
大漠的风都裹挟着黄沙,比中原的风要粗粝得多。
边关马匹越来越多了,多到了万头。
长久不出战的赵国边军,忍受了胡人漫无休止的辱骂嘲笑,心中的火焰快要点燃自身了。
“快了。”这位身有残疾的赵国大将想着这些,轻声念道。
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向世人证明。
相比于后勤,他李牧更善于打仗!
他不是懦弱,而是有耐心。
要打,就打一个旷世大战,打痛这些叩关袭扰的该死胡人!
边境的李牧雄心万丈,中原的赵国万人耻笑。
宠姬为相,娼女为后。
在本就极为抽象的春秋战国时代,赵国的所作所为显得格外抽象。
魏王圉笑破了肚子。
以不到十万人,打的魏国近二十万大军一路败退的赵将廉颇,竟然投靠了自己。
新继位的赵王偃送出本国新老两位战将不说,还以宠姬为相,娼女为后。
如此昏庸的君王,哪里配拥有那么大的土地呢?
魏王圉磨刀霍霍,刚刚吃了败仗的他想要再起战端,二次伐赵!
朝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
为首的反对者,便是刚刚归魏,声名鹊起的信陵君魏无忌。
魏国若是还要伐赵,战败就不用提了,劳民伤财。
若是战胜,那也是惨胜。
赵国这个国家有诸多缺点,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之所以现在还能存在,就在于其强悍的战力弥补了这些不足。
没有哪个国家能无伤打下赵国。
惨胜的魏国,接下来面对的是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
吞并赵国土地的魏国看似一家独大,实则虚有其表。
打下赵国土地,消化掉赵国的魏国,才是真正强大。
但列国不会给魏国消化的时间,反而会趁着魏国惨胜国力大降的时机合纵来攻。
这是中原老传统了,哪国冒头就合纵攻之。
齐如此,秦如此。
魏若灭赵,亦将如此。
对于伐赵与否产生纠结的魏国,故意冷落了投奔而来的赵国大将——廉颇。
只给了廉颇一个上卿虚职,而没有任何实务。
魏王圉、信陵君魏无忌两兄弟,在如何对待廉颇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留而不用。
一个刚刚率领赵军大败本国的赵将,魏王圉不放心,信陵君魏无忌也不放心。
魏国这对君臣不放心,楚国君臣却是惦记着。
楚王元从廉颇以十三万破六十万的时候,就对这位赵将青睐有加,希望能够招揽廉颇。
春申君黄歇则是为了对抗楚国冒头的本土武将项燕,需要一个杰出的外来武将打击楚国贵族势力。
君臣两人一拍即合,秘密派人入大梁接触廉颇,拉拢廉颇……
秦国,相邦府。
专职负责列国动向的李斯,看过了列国间人送回来的情报,拣选其中重要的告知相邦吕不韦。
吕不韦闭目听着,时不时打断李斯发言,问一些更详细的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