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一章:十三万破六十万,燕大败,公子成蟜拒见燕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一章:十三万破六十万,燕大败,公子成蟜拒见燕王 (第2/3页)

里挑一的死士,个个以一当十。

    三条愤怒的长龙张着血盆巨口,一齐向栗腹所在的方位吞吃。

    栗腹被吃掉了。

    燕国后军十五万还没赶到战场,探马就回报说主将栗腹已死。

    后军将领龙单胆寒,不敢再进。

    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他,被八万赵军吓住了!

    最精锐善战的五万前锋军和二十万中军合流都输了。

    他这主要看管后勤,替补的十五万后军,又能如何?

    他未战,而先怯。

    正此时,身后探马来报。

    粮道被断!

    龙单大惊失色。

    一时间,他忘记了去问赵军哪里来的兵马,忘记了赵国根本拿不出兵。

    他只知道自己被前后夹击,他要兵败了!

    正此时,在其后。

    烟尘大作,战车滚滚!喊杀声震天动地!

    龙单毫无战意,决定投降。

    当廉颇领着大军赶到时,看到的就是卸下甲胄,丢下武器的十五万燕军。

    廉颇大松一口气。

    这场仗,他赢了。

    他下马等待。

    一个风度极佳,年过四十的翩翩公子行到他面前,微微低头。

    “魏无忌参见将军。”

    廉颇托着魏无忌双臂,目中满是赞赏,惊叹。

    “信陵君不必多礼。

    “五千人降了十五万,也只有君能行了,公子真乃神人也。

    “颇一定禀明王上,为公子请功!”

    魏无忌谦逊摇头。

    “无忌哪里有什么功劳呢?

    “我只不过是按照廉公之意,在燕国后军军心大乱之际冲杀一阵罢了,谁来都可以做到。

    “这都是廉公指挥的功劳。”

    廉颇看着彬彬有礼、不居功自傲的魏无忌,想起了乐乘。

    魏无忌为了赵国,敢率五千人冲十五万人军阵,严格遵从他廉颇之令。

    不仅如此,魏无忌还临阵决断。

    发现赵后军因为急于赶路而粮草守备空虚,做出了先偷袭粮草的决定。

    正是这个决定,让受降变的如此顺利,为这场鄗地大战收了胜利的尾。

    而与名将乐毅同出一族的乐乘,这个货真价实的赵将干了什么?

    赵国危在旦夕,不想着退敌之策,想着出卖信陵君!

    [非人哉!]

    廉颇在心中大骂。

    魏无忌表现得越好,这位老将对乐乘就越发厌恶。

    在鄗地发生的这场战争,廉颇统领的八万赵军杀死主将栗腹。

    燕军全面崩溃,赵军追亡逐北。

    此战是在赵国腹地,燕军战线拉的太长。

    四下逃亡的燕军几乎没有逃回燕国本土的,全部在赵国境内被俘被杀。

    两日后,赵军大胜的消息传到代地。

    此时,乐乘正高筑营垒,准备与燕军打持久战。

    他有军五万,而燕军二十万,差距四倍。

    野战打不过。

    但只要他不出城,这些燕军能拿他如何?

    二十万围城都围不住,消息都封锁不了。

    乐乘骤然闻听鄗地大胜,立刻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

    赵军上下得知主力大胜,士气暴增,个个精神抖擞。

    而同样知道了消息的燕军主将卿秦惶恐不安。

    若他不能速战速决,不久之后,廉颇的大军肯定会赶来。

    到时内外夹击,他必死无疑。

    可他能立刻攻破代吗?

    若说在知道鄗地打败消息之前,他还有三分把握,现在则是一分都没有了。

    连他这个主将都打了退堂鼓,下面副将和分军将领以及燕国士卒们,又有哪个不退缩呢?

    卿秦胆战心惊,下令连夜拔营撤退。

    乐乘一直在城上紧密观察,昼夜安排人轮值。

    还派出骑兵在外迂回,打探消息,及时传递。

    两相验证、对比,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他得到的军令是守住代,现在,他不想守了。

    他不可能让燕军安然撤退,他要钉死这二十万燕军!

    这个时间点燕军气势大降,是最好打的时候,这是一支不思战的军队。

    要是让这支燕军回到燕国,重整旗鼓,换上一个名将指挥,那就遭了。

    六十万燕军是只剩下了二十万。

    可赵军呢?赵军只有十三万啊!

    这时候放走,到时候再来一场,赵军兵力还是劣势。

    这支赵军攻城要是攻城,那好说。

    他乐乘就和卿秦一直耗下去,等着赵军主力支援过来内外夹击。

    要是想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