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雄辩赵国朝堂,赵君无言,赵臣不敢,长安君骂死平原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章:雄辩赵国朝堂,赵君无言,赵臣不敢,长安君骂死平原君 (第2/3页)

一些。

    他知道,这件事没有完,王上只是在朝堂上面对群臣不好发作而已。

    以王上性子,他不死,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完。

    他低着头,心中灰暗,思索如何打消王上疑心。

    偏偏这时候,他又听到了那个让他堕入黄泉,比乌鸦叫还不详的童音。

    “赵禹,赵禹。”少年凑过来,自以为极隐蔽的小声叫着:“我可以说话了吗?”

    赵禹仰头,满目血红。

    他想杀人。

    但他不敢。

    对嬴成蟜藐视,是因为秦国派七岁稚童使赵,这事本身对赵国就极其不尊重。

    赵国若是隆重对待,用正规礼仪去迎接,那显得赵国太弱势,太卑微。

    例如美国访问英国,访者不是美国总统,而是美国总统七岁儿子。英国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也不能笑脸相迎,这涉及国家尊严。

    赵国占理。

    君臣可以调笑嬴成蟜,把嬴成蟜当一个优伶,秦国也不好说什么。

    可要杀了嬴成蟜,那就只有一条路——开战。

    赵禹气得浑身颤抖,却只能无比憋屈地低下头。

    见到这一幕,堂上不少赵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淡淡忌惮。

    眼前这个秦国少年,不是那个质赵弃子赵政,而是真正的秦国公子。

    三言两语就让同殿为臣的赵禹失势。

    若不是体型小,他们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七岁稚童。

    “竖子,你不是有话要教寡人吗?”赵王丹脸上淡漠,心情不佳:“说吧。”

    嬴成蟜冷笑一声,让赵禹听的清清楚楚,大摇大摆地走回殿中央。

    他又故意停顿片刻。

    这一次,没有人敢站出来。

    他背负双手。

    “本君听说,齐国晏子使楚。

    “楚王问:‘齐国没有人吗?竟派你做使臣。’

    “晏子答:‘齐国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楚王如何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又问:‘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身材如此矮小的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答:‘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方才赵王问本君,秦国是不是没人,为何派本君来出使赵国。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来阻止赵王问出和楚王一样的问题,反而尽皆发笑。

    “本君不明白,你们是想听到和楚王一样的回答吗?就这么想听本君羞辱赵国乎?你们就这么仇恨自己的国家吗?

    “还是说,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听过晏子使楚这件事,没有一个人想到会收到如此回应?

    “本君说尔等无能,有错否?

    “尔等现在还觉得,赵王问的问题可笑乎?”

    赵国群臣面面相觑,莫有敢言者。

    不是没有自觉能辩过嬴成蟜的人。

    可赵禹下场就在眼前。

    站出来辩过一个稚童,虽挽了赵国之尊,却对自己名声无大益。还可能背一个与幼童计较,无容人之量的恶名,甚至招来王上疑心,极不划算。

    嬴成蟜对赵禹穷追猛打的用意就在于此。

    以赵王猜疑心性,让赵国群臣闭嘴。

    赵王丹攥紧拳头。

    他倒是敢说话,但一时之间他想不出辩驳之言。

    他用逼迫眼神看向群臣,群臣接触到就低下头。

    大多数人都不说话,那王上最多自己心里不爽,无法处理他们。

    可要是站起来说话,那可能就被王上记恨上了,赵禹额上血还没干呢。

    嬴成蟜默默观察。

    若是自始至终都没人站出来说话,说明今日殿上没有一个赵臣可以为赵国献身,看待赵国尊严比自身性命更重要,那他对攻克赵国的评估时间就要提前了。

    带回上卿李崇是其父给出的光明正大借口,他出使赵国却是主动请之。

    亲身入列国,才能对列国局势有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对应的策略改变。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熟读历史还不够,他还要周游列国。

    一个老人扶着坐席,面色灰败,颤颤巍巍站起。

    “竖子牙尖嘴利,倒是能逞口舌之快。”

    老人迅速吸引了嬴成蟜目光,并让嬴成蟜由衷地心生敬意。

    能在此时站出老人就如同黄石公一样,是个为国家不惜身的勇士。

    [果然是他……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赵胜。]

    少年内心叹口气,冷着脸,神色淡淡。

    “你又是谁?”

    这次他没有拱手做礼节,他是故意的,就是要表现对赵禹的与众不同,做戏要做全套。

    为了面见赵王,他做了许多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记下秦国能提供的赵国大臣画像,背下每个赵国大臣的重要事迹。

    “老夫赵胜。”老人中气不足,气势不弱:“竖子又待如何?上党是老夫亲自取之,长平之战兴起,其罪在于老夫!你可要像污蔑赵禹一样,再在王上面前演一出戏,说老夫是你秦国间人?”

    低着头,额流血的赵禹心中激动不已,满是感激。

    赵胜是赵王丹亲叔父,最受赵王丹信任。

    赵胜这一句话,胜过他自辩千言。

    赵国群臣内心却没如赵禹一样的喜色,个个心中哀叹口气。

    赵胜乃是赵国相邦,相邦亲自下场面对七岁小儿,这已然是赵国落了下成,只看输多输少了。

    嬴成蟜神情一下冷冽许多,话语如冰。

    “原来你就是赵胜,你自然不是我秦国间人。

    “你父赵武灵王薨在沙丘,活活饿死,你冷眼以待。

    “似你这等不孝冷血之人,我秦国不收。”

    今年五十七岁的赵胜气的脸色铁青,喝道:

    “老夫当年方十岁!何以救父!”

    “本君七岁就能代表秦国出使赵国,你十岁为何不能救父?”

    赵胜气的呼哧呼哧大喘气,上气不接下气。

    想反驳,却反驳不出来,世上有几个嬴成蟜这种天生知之者?

    光比幼年,嬴成蟜就是无敌的。

    孔子、老子、墨子、鬼谷子……天下所有圣贤幼年时都没嬴成蟜厉害。

    有嬴成蟜这个七岁使者立在赵国朝堂,这个问题如何论,都是他赵胜无能。

    赵王丹一脸焦急,立刻下令:

    “朝会毕!快带相邦下去休息!”

    “不可!”赵胜吃力地举手拦阻。

    若是今日如此了结,那这次朝会,眼前这个秦国竖子就是踩着赵国声名鹊起。

    他赵胜名声可以不要,但赵国名声不可有损!

    “竖子!我赵国上下岂会没听过晏子使楚一事?”老人吃力道:“我们只是没想到,你这竖子听过而已。”

    老人将赵国君臣不爱赵或无能的问题,转回为看不起嬴成蟜这个秦使,将影响降到最低。

    顶着以大欺小的名声,牺牲自我,为赵国挽回声誉。

    嬴成蟜暗叹口气。

    [战国四公子,果然名不虚传。]

    [赵有不惜身的平原君,难搞啊……]

    [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你赵胜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赵胜不能否认,否则那先前所言就白费了。

    他知道这七岁小娃绝对有后话,但他别无选择,坚决道:

    “不错!”

    “本君若是没记错,你的爵位是平原君吧。”嬴成蟜抬眼看赵胜头发:“看你头发全白,年岁也不小了吧?知天命了吧?”

    “五十有七!”赵胜答得铿锵有力。

    嬴成蟜缓缓点头,不解道:

    “你五十七岁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