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赵国,就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赵国,就这? (第3/3页)

日亲自来给儿子上课的秦王子楚轻叩桌案。

    一声“咚”的轻响,拉回长子心神。

    “政儿,你心不在焉,可是对申子所说的以术御人,不以为然?”

    本想说自己心血来潮,主动道歉的嬴政沉默了。

    他的父亲正以三日前,朝堂上群臣的反应、言语、动作,以及自身的想法、反应、动作、言语,来对他言传身教,告诉他权术之运用。

    文武百官在父亲口中,就像是民间百姓玩弄的牵线木偶一般,操控自如。

    秦王子楚见长子模样有异,微微诧然。

    [莫非政儿也天生对权术敏感,有自我见解,如蟜儿一般?]

    他压下心中喜意,继续先前所讲,说道:

    “申子说:‘明智的君王应该装做听不见,看不见,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如此大臣摸不清君王的底细,也就没法掩盖他们自己的意图,而君王则可以辨别出忠臣和奸佞小人。’

    “朝堂上,为父封你弟为长安君,群臣皆以为要立你弟为太子。

    “为父先不说要立你为太子,在高台上看清他们每个人动作,从而知道他们哪个只会附和为父,哪个又有真才实干。

    “在他们都暴露之后,为父再说立你为太子,让他们知道他们猜错了。他们摸不清为父底细,猜不到为父心意,就会对为父敬畏。

    “你听懂了吗?可有疑问?”

    九岁少年低头看着桌案上的《申子》,沉默片刻,卷起竹简。

    微微昂头,秦国太子嬴政正色道:

    “我听懂了,但我心中确有几个疑问,请父王解惑。”

    “曰。”

    “君为何要在臣面前隐瞒呢?让他们知道意图,又何妨呢?”

    “如此,臣对君会失去敬畏之心。”

    “若敬畏是靠如此来得到,儿臣认为宁可不要。”嬴政沉声道:“白起威信冠于军,是因为其从无败绩。他能带着士卒打胜仗,能让士卒加官进爵,儿臣以为王也该如此。”

    “士卒、大臣是不同的。”秦王子楚耐心地道:“士卒能吃饱饭,已是心满意足。大臣就是吃百顿饱饭也不满足,他们胃口大的很,必须恐吓敲打。”

    “为甚呢?”嬴政不解:“他们胃口再大,还能大过王吗?遵循法度,有功赏,有过罚。若是他们为我秦国做下的功绩能封彻侯,那为何不封呢?一个彻侯,与国家得到的利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九岁少年越说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语言越发通畅。

    “而且,君、臣同用权术,那君和臣的分别何在呢?

    “君高于臣,为何自降身份与臣算计呢?这难道不是自失威信吗?

    “成日想着如何御臣,那思考国家大事的时光不就少了吗?

    “儿臣以为,君就该让臣知道君之所想,让群臣畅所欲言,从群臣谏言中找到最正确的。

    “臣可以谏言,不可以决定,决定只能是君做。

    “君一旦下了决定,群臣心如何想无关紧要,行动上必须按照君说的去做,毫无商量可言,不做就免之,阻碍就杀之,仍不思悔过就族之。

    “君操生杀之柄,管群臣服气不服气,肯做事就行。

    “权术,阴谋诡计,人臣之术,非人主也。”

    秦王子楚闭口不言。

    他不是认同长子观念,只是一时间有些不想说话。

    同样是他的儿子,同样说的头头是道,二子思想却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秦王柱元年,十二月,三十日,腊祭。

    秦王子楚带着太子嬴政,以及一众宗室子弟,数名亲近大臣,前往西宫狩猎。

    同日,抵达邯郸的嬴成蟜为赵王召见,入信宫前殿。

    赵王跪坐在高台上,望着下面的小豆丁,指着嬴成蟜哈哈大笑。

    “这就是长安君?一个娃娃都能封君了?秦国是没人了吗?竟然派了一个小娃来当使者?”

    赵国文武百官尽笑。

    年幼的长安君环顾四周,扫了几眼,转身就走。

    “小娃,你去哪?”赵王笑着唤道:“可是害怕了?哈哈哈哈哈!”

    长安君呸了一声,一脸鄙夷。

    “赵国,就这?”

    今晚月末团建,没时间更,对不起>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