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弟长安君兄太子,独见华阳收楚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八章:弟长安君兄太子,独见华阳收楚系 (第3/3页)

想过,那太后想没想过,本君是如何自咸阳狱出来的。”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华阳太后自在朝堂看到嬴成蟜的第一眼起,就在想到底是谁有这么大势力。

    能让初为秦王,处在立威紧要关头的强势儿子自食其言。

    及听到嬴成蟜封君,她就对嬴成蟜背后的人和势力更为看重了。

    所以她在朝堂上出言祝贺嬴成蟜封君,在甘泉宫见到嬴成蟜孤身前来也没有直接赶人。

    “是谁帮了你,麃公、蒙骜、王龁、王陵这四个吗?”华阳太后直接问。

    跟一个七岁小孩,犯不着兜圈子。

    魏辙倒台,秦国文官除了她羋不鸣,尽为秦王子楚所掌。

    思来想去,那就只有武将的势力能做到了。

    嬴成蟜指着自己那张幼稚的脸。

    “是本君自己。”

    不等华阳太后笑出声,年轻长安君指着后室门,道:

    “可否请太后借一步说话。”

    和一个男人独处一室,有被刺杀的危险。

    可要是这个男人只有七岁。

    “孤倒要听听你这个君爵能说出甚来!”

    一老一少,一女一男进了后室。

    毫无自觉,想要跟着进去的芈凰被嬴成蟜关在门外,噘着嘴拍门。

    “祖姑开门啊!芈凰也想听!开门啊开门啊!”

    后室内,嬴成蟜靠着门,只用一句话就让想为外孙女开门的华阳太后绝了其他心思。

    “太后很担心父亲对楚系来一次大清洗吧,像曾祖王父做的那样。”

    华阳太后听着从孙女的拍门声,沉声道:

    “……这话是谁教你的?”

    “谁教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还教了我什么话。比如,王上命我出使赵国带回李崇,就是在告诉太后他不会动手,只有太后安分守己。”

    “呵,孤焉知这不是缓兵之计?欲趁我懈怠而予致命一击?你大父薨,不就是如此突然吗?”

    “太后信不过王上,能信得过本君吗?”嬴成蟜指着头顶:“苍天在上,楚系不负秦,我嬴成蟜不负楚系。”

    华阳太后眼神一变。

    [这竖子对天发誓!]

    老妇缓缓坐回塌上,有些怅然。

    她最想要的承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她还没有鸣呢。

    习惯了尔虞我诈,权力互换的华阳太后拍拍身边。

    “过来坐。”

    嬴成蟜有些迟疑,他没和华阳太后这么近过。

    华阳太后等了片刻,见嬴成蟜不动地方,笑。

    “怎么?

    “和你那已薨的大父一样,嫌弃我人老色衰?

    “还是仍把我和犬并列,觉得和我这太后坐在一起,丢你这长安君的脸?”

    “不敢。”嬴成蟜紧着回复。

    走了过去,坐在华阳太后身边。

    床榻很硬,比他睡得床硬多了,坐着一点也不舒服。

    [老年人都喜欢睡硬一点吗?]

    他想着,挪了挪屁股。

    眼前忽然出现一个锦被。

    华阳太后让他先站起,放下锦被再让他坐了上去,这回舒服多了。

    “说实话,谁救你出来的?”老妇神色和蔼。

    “我嬴成蟜对天发誓,自救出囹圄!”发现发誓特别好用的嬴成蟜二开花。

    华阳太后苍眉拧紧,终于自心底开始思虑眼前小娃自救的可能性。

    “你如何自救?”

    “我给父亲分析了列国局势,他觉得甚为有理,就放了我。我是神童,懂得多,太后不信就考考我。”

    “天上有几多星辰?”

    “……太后问问人间的事呢。”

    “地上有多少五谷?”

    “……太后能问点正常问题吗?譬如秦国未来发展,楚系命运这种。”

    “这都是你背后之人事先说与你的话,孤不问。”

    嬴成蟜一脸钦佩地给华阳太后竖起大拇指。

    “太后,真的,你无敌了。”

    少年有些红温。

    华阳太后一副“小样,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粟还多”的表情。

    “你还有甚方法证明自己?”

    “本君就在这和太后耗着,不让太后信服不走了,太后把心中问题都问出来便是。”

    “……何意?孤不都说了,这是有人提前告诉你。”

    “就算有人提前告诉本君,本君一个七岁稚童,正常能记多少呢?太后多问几个,问个三天三夜,不就知道本君之能了吗?”

    华阳太后想了片刻,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七岁稚童确实记不住多少物事。

    她和八岁的外孙女芈凰讲彘食人屎,那馋嘴女郎当天哭唧唧,第二天就美滋滋地吃彘肉去了。

    惊讶于嬴成蟜反应如此之快的华阳太后,扫了稚童两眼。

    “你这竖子还挺自信。”

    嬴成蟜内心轻叹。

    [不表现自信一些,如何能让你信服呢?要不是看在你救我,我才不想和楚系沾边。]

    面上一脸骄傲地道:

    “神童不自信,那还叫神童吗?”

    华阳太后一指点在少年眉心。

    “自信过大,就是自负。

    “孔子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一个七岁小儿,其名叫做项橐(tuo二声)。二人约定,谁答不上来对方的问题便要拜对方为师。

    “孔子问的问题就是我刚问你的,天有几多星辰,地有几多五谷。项橐说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他能答上来,你答不上来,可见你比项橐还是差的远。”

    嬴成蟜摇摇头。

    “本君向来务实,对这种无聊问题向来不感兴趣。”

    已把自己一派寄托在眼前小儿身上的华阳太后哀叹一口气。

    “你知道项橐最后下场吗?

    “项橐十二岁的时候,就名声大噪。齐王派士兵去找项橐,想要项橐为齐国效力。

    “项橐说他是莒(ju三声)国的子民,永生不会为齐国做事。

    “他还没有你这么傲气,就被齐王派人暗中刺杀,没有长大。

    “多少神童一辈子都长不大,难有天才之名,你也想如此吗?”

    嬴成蟜挽起袖子,露出自己的小胳膊,弯臂展示那小到可怜的肌肉。

    “本君已壮,成长起来的天才哪能和本君比,哪个天才七岁能封君?

    “天才,只是见本君的门槛罢了。”

    华阳太后:“……”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信错了人,神童只能证明智力超群,不能代表性情。

    一个国家,聪明人有许多,朝堂上哪个不是?

    虽然眼前这娃重情义,但这么傲,羋不鸣总感觉华阳氏、芈姓会被其坑下去。

    一个时辰过去,午膳送到了后室。

    三个时辰过去,晚膳送到了后室。

    又一个半时辰,长安君走出了甘泉宫。

    华阳太后亲自把其送上马车,回到甘泉宫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外孙女芈凰。

    “小凰,下次这小子来,你就跑出去直接喊夫君,越多人听见越好,先把名分坐实了再说。”

    这是华阳太后自姬窈窕身上学会的招数。

    “啊?”八岁小女郎可爱的张大小嘴:“祖姑,我的名节……”

    华阳太后脸一板。

    “名节是个甚?那是中原看重的。

    “你和祖姑都是楚人,我们楚人是蛮夷,不看重甚名节不名节的。”

    芈凰耷拉着脸,没精打采地“哦”了一声。

    华阳太后气的重重敲了一下她的头,没好气地道:

    “你这蠢女郎还不愿意,他能否看上你还不一定呢!”

    [这竖子不是傲,是陈述事实啊……]

    夜深,羋不鸣躺在床榻上,想着嬴成蟜给她做下的承诺,安心闭上了眼。

    等明日她去找兄长华阳不飞,和小辈羋宸,言说后续事宜,那一切就都尘埃落定了。

    这心安定下来,某些一直压住的人事物就疯狂上涌。

    她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头发稀疏,十多年都不与她同床共枕的老人。

    秦孝文王,秦柱。

    这个嫌弃她人老色衰的薄情王就躺在梓宫中,没有给她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救了她一命。

    那份无以言说的悲痛,如井喷涌。

    她捂着嘴,眼泪流淌,打湿枕巾。

    先王除了这十来年不与她睡在一起,其余什么都给她了。

    权力、名誉、金钱……

    要什么,给什么,不要就主动给。

    两日后,咸阳外,一个五百人的车队起行。

    车队中央的驷马高车内,除嬴成蟜外,还有一个人。

    秦国前相邦,魏辙。

    代表秦国出使赵国的年轻长安君,对气色极佳的魏辙歉声道:

    “魏公,你”

    魏辙抬手打断,笑着道:

    “魏这个字,就不要再叫了,让它随着相邦一职随风而逝吧。

    “我给自己起了个氏,长安君以为,黄石如何?”

    “黄石公。”嬴成蟜唤了一声,竖起大拇指:“彩。”

    差一千五百字,明天补上,时间不够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