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第2/3页)

。这段石阶铺成的路很长,附近的老人说这是佛用来测测来求佛之人的诚心的。如若走不完这石阶,便是毫无半点诚心,佛是不会庇佑他的。

    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白云寺的门口,白云寺的大门是破旧的柴门,上面的铜叩门上锈迹斑斑。大门敞开着,里面只有一个老和尚在扫着地。那个老和尚脖子上挂着挂珠,一身深色纳衣。再往里望去,那些房子都已经有些掉了最外层的漆粉,并且裸露出里面鸦青色的砖块。

    有人说那老和尚奇怪,不受富人家的施舍,连香油钱也就只收一点点。若换做别的和尚,恨不得别人将全部的家产都捐进自己的寺庙,换一辈子柴米油盐的无忧。

    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香樟树,香樟树上挂满了红绸子,红绸子下面还吊着些写满了字的小木牌,小木牌随着风的吹动碰撞发出了声响,远远地看那棵香樟树就像系了满头红发带和黄铃铛的豆蔻少女。

    那棵树上系着是痴男怨女此生的哀求,只是不想这世间的痴男怨女竟然这般的多,多的这繁茂的枝子上竟然都快挂不下了。

    陈知衡身上没带红绸子,他想着这和尚肯定有红绸子,他便走到那和尚旁边,客客气气地朝那和尚行了一个礼,说道:“老师傅,你这里可有红绸子和笔墨?”

    那老和尚只是瞥了一眼陈知衡,继续扫地,只是冷冷地道:“你也是来求姻缘的?”

    陈知衡点了点头,看了看不远处站在树下的徐袅袅,她只是抬头看着头上的红绸子,满树的红绸子随风摆动着,就如她的思绪一般。她心里正想着关于徐桓卿和陆青梅的事情,她不知道如何提笔去写他们的悲欢。所以她并不知道陈知衡跟着那老和尚走了。

    陈知衡跟着老和尚到了佛堂旁边的侧室,里面很简陋,床铺很脏,被子很薄,除了床便只有一张桌子了,连个柜子都没有,所以衣服就随意叠成一个样子便放在床头的。

    那老和尚便瞥了一眼桌上,然后说道:“笔墨和红绸子都在桌子上,要写什么便写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随后院子里又响起里了扫帚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刺啦刺啦”声。

    那老和尚出去是继续扫地去了。

    陈知衡拿着笔,小心地蘸了墨,他尽力去潦草的写出“徐袅袅”三个字,因为他觉得如果徐袅袅不喜欢他,他的深情便成了徐袅袅最大的负担。他不想被徐袅袅知道,因为他不想就此成为徐袅袅的负担。在他的心里,徐袅袅爱不爱他并不重要,只要他能守着徐袅袅,让徐袅袅安康自在就好。

    陈知衡写完,便离开了房间。

    当他回到院子的时候,徐袅袅还站在那棵香樟树下面,仰头看着被风吹的轻轻飘动的红绸子,犹如街边酒馆外女子招徕可人时舞动的手。

    陈知衡在墙边看到了梯子,他不好意思私自挪动,便和老和尚知会了一声,征得老和尚的同意之后,他才去动那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