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第2/3页)

,也便不会有牢狱之灾,更不会让他瘸了腿,以后再也不能登台。

    徐袅袅对徐桓卿是感激的,也是愧疚的。她想了很多办法去报答徐桓卿,但是好像依着自己的身份,又不太实际。于是她便只能想到这个,便是以徐桓卿和陆青梅为原型创作一个戏本,只是将结局改了,也算是了了徐桓卿几十年来的遗憾吧。

    徐桓卿听了徐袅袅这话,便停了手上的事儿,只是静默地坐在那里,发了好一阵的呆,才反应过来,原先紧皱的眉头也摊平了,他的目光不再看向手中的二胡,而是坐在对面的徐袅袅,最后只是平静地说道:“你也是有心了。只是要改了我与青梅的名讳。如若我和青梅的过往被她夫家发现了,怕是她会在夫家不好过了。所以就改了吧。”

    徐桓卿还是唤她青梅,是那样的亲昵。

    此刻的徐桓卿不知道为什么有着一种别样的温柔,在徐家班的这十年,徐袅袅从未见过,那是一种对青涩过往的怀念,对离去红颜的思念。

    徐袅袅应了下来,之后也便出去了。

    屋外白月如霜,风如刀割,这样的夜也未免有些太过寒凉了。

    自从那件事儿之后,本来就在燕京戏曲界小有名声的徐袅袅彻底在整个燕京城闻名了,许多原本不听戏的人儿也跑来妙音阁听戏了。与其说是听戏,不如说是来一睹徐袅袅真颜的。坊间百姓都说徐袅袅是不畏权贵的人。妙音阁一时也变得炙手可热了,常常爆满不说,还经常有人约了时间要来,让人给他留个位置。

    这让原本因为郑德望那件事而对徐袅袅颇有怨言的师兄师姐们直接就改变了态度,毕恭毕敬不说,还是不是和徐袅袅嘘寒问暖。这让徐袅袅,一个原来只想认认真真唱戏的正派戏子竟有些不适应了。

    年关将至,不少大户人家也递出了帖子,邀请戏班子入园子唱戏,让沉寂了一年的园子也热闹热闹。

    徐家班因为那件事,名声大噪,便有许多官员、富人递来邀帖,让徐家班在年禧之时去自己的园子唱上半个多月的戏,从腊月二十六唱到正月十五为止,还点名让徐袅袅必须去。

    徐桓卿再三斟酌,应了曹府递来的邀帖。曹府的当家人是当场的曹太尉。

    虽然曹太尉不是邀请的人之中官职最高的,但是传闻他和善,不轻易罚人。不仅赏银多,还包吃包住,让他们不必在徐家大院和曹府间来回走动,耗时又费劲。

    腊月二十五这日是徐家班应邀进曹府的日子,一大早大伙儿便聚集在了妙音阁收拾自己唱戏的行头,因为下午就要去曹府了。这事务必上心,乐器、戏服、饰品什么的,一样都不能少。在曹府里少了物件就不似在妙音阁这般容易了,因为妙音阁和曹府隔了好几条大街,来回不方便。如果因为少了些小物件而影响演出,会引起曹府一众人的不满不说,还会坏了徐家班的名声。

    午饭刚过,徐明月便在妙音阁里里外外打点着,戏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