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话 文信侯和他的春秋 (第2/3页)
点都不好玩,不操纵他人就活不下去。子龙也是那么天真……”说到这里,葛天明自觉失言,但也不想掩饰什么,只是不再说下去了。
果然是太烦躁了,一看到小鱼,一想到子龙,不由自主地烦躁。还有这乱七八糟的血缘关系、亲属关系,错了,都是错的!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什么都做不了啊,仅仅是一个旁观者,看到的还忘不了,连转世都继承了记忆……啊……果然好烦躁,为什么要是葛天氏,除了姓氏特别就没什么好的,不,连姓氏都不好,说了人家也不知道,永远被叫天明,像什么动画片里的角色一样。叫小明才对啊,课本什么的虽然没意思,可是比较正经嘛……葛天明就这样放任思想自由地奔跑,一时间竟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又在干什么。
“那周王姬和项子怎么看?”皇后赵心儿似乎察觉到了葛天明不打算继续说下去,将话头抛给了一直没有加入谈话的周瑜和项子籍,自己似乎是有些累了,靠着正神的手臂,略作休息。正神将赵心儿揽在怀里,抖开披在身上的狐裘,将赵心儿也裹在里面,以免她不小心睡着之后着凉。
王姬周瑜表示要请项子籍先答,以示尊敬,并以怕冷为由向项子身边靠了靠。籍想了想,表示这个问题太复杂,并不是很懂,不敢随便乱说。赵心儿坚持要籍随便说说,正神也表示说不好也不怪他。籍认真地想了一会儿,交了一份意外的答卷。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按照我们楚人的习惯,战败了是要自杀的。文信侯的这个事情,他自己有一定的责任,这个和打仗一样,不管是不是全是自己的错,打败了,或者犯了错,是要自杀谢罪的。这样才是个勇士!”
“自杀的都是懦夫!”葛天明习惯性地反驳了一下别人的观点,不过这次似乎是想着其他的事情,没什么兴趣再继续辩论了,也不在乎这句话会不会得罪这个曾经自杀过的“西楚霸王”。曾经自杀过的籍本人对这句话颇有微词,可惜他读书少,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君主赵心儿在座,不能动用武力。在他脑子不够用的时候,倒是正神替他救了场:
“这个后生说得有点道理。齐人也有这种风俗。文信侯祖上是太公望,后来不是田氏把他们姜姓吕氏打败了嘛,只能跑到卫国请求周王室庇护,这才成了卫国人。失去了国家也就没有户籍,没户籍就不能耕种土地,那就只能去搞买卖,当个商人。这是朕从母太后那儿听来的。到底是不是嘛,也说不好。”
最后,周瑜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身为一个富二代的她,看法也与别人不同。“我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前世记不得了,当了国戚,拥有兵权,还立过战功的人,想来也不会过得太差。要是让我过风餐露宿,背井离乡去人迹罕至的苦寒之地,就算只有半天,我也不去的。以己度人,文信侯的生活水平不会比我差,我尚且不愿意离家太远,他这样的人又怎么肯被流放?再者,失去过一次国家的人,找到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家。为理想中的国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当他要被流放,被迫离开这个他热爱的国家的时候,或许会觉得与其离开不如永别。”
“这倒是。他那时年龄也大,腿脚也不利索,就不说生活条件,走长路那也是难为他了。他的所作所为后世咋说的暂且不论,他有啥目的也别管他。以朕看来,他是忠心的。现在的秦帝国,不仅是朕的理想,也是靠着文信侯的最初设想和规划建起来的……”
“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