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耀武扬威 (第2/3页)
的责任分工,共同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日子做准备。
提到这个问题,让陈平安略感困扰,他已经派出了许多邀请函,然而并没有收到确切的回应。
回忆起田震的邀请函仍躺在书房内,陈平安觉得还是亲自登门递交比较妥当,毕竟有大领导到场的话,相信会得到积极响应。
“好吧,还剩下两张邀请函未发放,我再确认一次人数,回头详细告诉你到底有几位将会参加。”
短暂交流后,陈平安就告辞离开了。
看着那个埋头奋力刮勺的人,仿佛勺子几乎要熔化了,陈平安不由得露出微笑:“好了,别刮了,勺子都能给你打磨得只剩薄片儿。”
毛四儿抬起头,对着陈平安傻傻地笑笑:“师父教导说,打磨勺子是功夫的一部分,不能怕麻烦。
要做好事情,首先要装备精良,只有磨好的勺子才能做出美味菜肴。
请老板放心,我会注意分寸,绝不会伤到锅底的。”
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呢,陈平安心下暗道,同时笑着说:“好,那就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工作表现的话,会考虑提升你的薪酬。”
听到这话,毛四儿顿时精神振奋地致谢,重新投入到他的刮勺工作中。
回到家中,瞥一眼时间,不过九点半而已,陈平安带上剩余的邀请函,决定动身。
田文明见好友突然造访却不打招呼,显得有些意外:“你报道的事情完成了吗?连一声都没通知我就过来了?”
递上手中的请柬,陈平安狡黠地笑了,“田哥,你的信息真是灵通,报道的事你也知道?”
接过请柬,田文明不屑地撇撇嘴:“徐志平跟我说,你坚持无论如何也不想去学校,还托他疏通关系。
你这是要把徐志平安烦死了啊,你知道多少学生成了你这场戏码的受害者,好不容易复课了,偏要与众不同。”
语气里充满责备。
陈平安神色愁苦地解释:“田哥,我管的业务这么多,日以继夜,哪还有什么空闲时间留在学校?”
田文明笑着摇摇头:“也是,板房工厂和餐馆就够你忙一阵了。
但不知道你哪儿来的这些能量?”
略微一笑,陈平安询问道:“父亲在吗?”
田文明带着些许逗趣地回答:“他在,不过状态不大好,尤其是听说你只露了个脸没上课,气得他不轻。
现在劝你还是一躲他的怒火为妙,否则说不定会有麻烦呢。”
陈平安闻言猛地一惊,连忙将田震的邀请函交给田文明:“哥,帮我带去吧,我还有事得先走,别送我了。”
说完,便转身疾行离去。
这事背后肯定有个挑事鬼,消息泄露得也太狠了点。
那是个火爆的人,触到敏感点可能就失控,惹火上身后果难料,保不定会有性命之虞。
听到屋内猛然爆发的暴怒声:“陈小子,滚进来!”
田文明瞬间大笑起来,笑到露不出一颗牙齿,压低嗓音说:“你进去也罢,这是你逃不过的宿命。”
说罢又笑了一声。
田文明张扬的笑声和带有威胁性的喊声让陈平安内心揪紧,如同濒临心脏病发作一般,苦涩说道:“田哥,你这是要害我吧。”
那个人一把夺过陈平安的邀请函,迈了几步,径直走向门口,似乎打算进去。“我说过的不是我,我没那么说!”
田文明拦下他提醒道。
陈平安带着笑意望着对方:“不说我也猜得到是你。”
田文明摸了摸鼻子,咬了咬嘴唇,终于鼓起勇气,试探着开口:“可能是孙志平吗?”
听完,那个家伙点了点头致谢,“田兄,等忙完咱们一起喝酒。”
随后推开书记室的门走了进去。
“哼!“门被推上的瞬间,田震没有抬头,从鼻子深处冷哼一声,仿佛被人晾在一旁的小鸟一般,满含冷酷。
田文明明白自己陷入麻烦了。
实际上,陈平安内心还是惧怕田震,他外表笑容灿烂,但实际上发起怒来极其严厉。
然而面对压力,陈平安也有自己的对策。
平复紧张的心情后,这小子大大咧咧走至办公桌前,毫不顾忌地扯出一旁的椅子坐下,轻轻将请柬放到桌上,嬉皮笑脸地说:“周家府菜馆已决定于八月八日正式开门营业,诚挚邀书记您前来剪彩,助我们开业一臂之力。”
老孙的笑容瞬间破功,忍不住讽刺道:“你怎么就不能正经些?”
但他也只是苦笑,没再多言。
陈平安哈哈一笑,没接他的话茬儿,径直从田震的办公桌上抽出一支中华点燃,同时塞进自己的口袋。
看到对方这种狡黠模样,田震既气又无奈,随意瞥了请柬一眼,问起:“为何突然想起要开餐馆?”
简略介绍完情况后,陈平安接着说道:“实话实说,我在向阳村有个农场,秘密进行,如今规模不错。
我想尝试种植温室蔬菜,或许能在冬季解市民蔬果供应之急。
如果您感兴趣,何妨哪天抽空来看看。”
此言一出,田震十分震惊,倒吸了一口冷气,稍作平静后问道:“面积是多少?”
陈平安笑道:“目前预想建五十个温室,等条件稳定会逐步扩张规模。”
从政多年的经验使田震明了,陈平安在规划愿景。
北方冬季蔬菜短缺一直是大问题,仅能提供的只有那几种基本蔬菜——土豆、大白菜和萝卜。
如果真按计划实施,温室蔬菜将极大改善品种单一的局面,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
对此深感压力,田震调整了语气,看着年轻的陈平安严肃道:“我明白了,抽空我会去看一看。
这件事涉及甚广,远超你的想象,我们必须小心翼翼。
在做之前,我需要预先联系相关部门以取得理解和支持。
此事保密,只做不说。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这恰恰就是陈平安心中打算。
他曾想过请求老牛的眼力帮忙,但细思之下还是算了,牛虽然值得信赖,但这件事非同寻常,不能单靠他的职位推动。
他的项目不论广泛而言牵动着全国的关注,深入来讲,则提升了首都市民的生活品质。
关键其实是他建造温室大棚的目的是为了谋取利润。
然而,在蔬菜丰产之后,如何卖出才是首要问题,绝对不能让村民们手提车载着蔬果挨个集市叫卖。
尽管对鸽子市场管控已稍微宽松,但大范围的经营活动在计划经济的传统下,依然被视为离经叛道。
那么多农产品,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消化的。
因此,陈平安开始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期望在孙Sir的支持和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找到蔬菜产品的销路。
在田震造访的那些日子里,这成了他深思熟虑的课题。
一是老孙的信誉可靠,一年的合作经验证明了他的实力;二是他的官方身份稳固,虽然无法直接上奏天子,但在市里能轻易与权势人物交谈。
一旦获得孙大佬的认可和担保,事情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
听到孙大佬坚毅的承诺,陈平安释怀微笑道:“明白您的意思,我们会悄悄推进,低调行事。
我们先盖起五十间温室棚试验,成功后详细向您汇报。
只是建温室得用大量塑料薄膜,请求您协助解决。”
田震微眯眼,似有玩味,“预料之中,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事还是交给田哥打理吧,哪里会为这点小事奔波找塑料膜。”
说完后,他自嘲地笑了笑。
在聆听着陈平安清亮含笑的声音时,田震开了一句玩笑:“那好,你就别打扰我这个孙总,去找田哥谈吧。
记住哦,八号上午十点,带我妈一块来就好。”
孙总保证说:“既然答应帮你这个面子,那天我会准时出席。”
临别时,陈平安站起身说:“那我先走一步。”
转身欲走之际,却被田震唤住:“等等,你把剩下的半包烟拿过来放桌上。”
看着这动作,陈平安显得愕然:“真的这么夸张吗?只是一包半的烟你也计较。”
以一种讽刺的语调,孙总径自从口袋掏出烟抛到他面前。
见到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