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腾达 (第3/3页)
其实我觉得,你舅舅云鹏的处理方式还算得上妥当。
作为男人,他对得起责任。
只是那个女孩的眼光太短浅,表面看似精明,实则愚蠢,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
她是否会为错失你舅舅而后悔尚不可知。“
闻言,陈平安冷笑一声:“对她而言,也许悔悟这个词是不存在的吧。“
目睹整个过程,虽然不知具体的细节,只见她涕泪横流,痛苦万分,最终还是接受并收下舅舅给的五百元。
离开之前,张云鹏回头看了一眼,却见靳群不顾一切冲来,环抱住他。
他叹息一声,用力分开她的胳膊,严肃地问:“够了吗?说过不再回头,你还期待什么?不要再纠缠不清了,该回去了!“
他毅然决然地离去了,毫无犹豫。
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陈平安与张立国。
留下的是靳群捂着脸,悔意和悲伤交织。
这时,张云鹏来到他们面前,微笑着说:“自认为这次处置得还挺不错。”
陈平安应了一句:“还能怎么样,最后一句话气势挺强的。”
他似乎略有揶揄。
听到这句话,张云鹏颇为沾沾自喜,不再隐藏内心的情感:“这是自然,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不能逃避问题。“
闻言,张立国朗笑出声,催促道:“我们还有一堆正事等着办,别磨磨蹭蹭。“
要不是有人提起,陈平安差点就要遗忘了这整件事情。
三位走进委托商店。
店铺规模并不宽敞,只有一个经营区域,大概有一百平方米。
商店的西门面向街道,其他女店员俏皮地笑道:“这么热天,没什么人上门,我都无聊透了。
听说这里有热闹,我就来偷瞄一下。
哦,那个小英雄,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看来她们好奇心很重。
陈平安笑着回复:“姐姐,咱们赶紧办正事吧?我来找一台发电机。”
这个称呼让店员非常开心,连声称道:“嗯,我对这个确实很好奇,真的很不好意思。
你要买发电机吗?别急,我去找一把椅子,马上给你搬过来。”
她的动作非常利索,飞快搬来一把椅子,然后跳上椅子,费了好一阵子力气取下那台沉甸甸的发电机,额头已经开始渗出些许汗水。
陈平安怕她抱不动,连忙接手放了下来。
检查了一下,那台发电机看起来约八成新,标签上写着七十五马力,比甜甜姐所说的数据稍有不同,不过对于日常工厂使用应该没有问题。
对此,陈平安相当满意,微笑问:“姐姐,这个发电机电量的价格多少?”
语带玩味。
女店员笑着回答:“别人都要一千四百一十七元,英雄就打个折,只要一千三百五十。
小小优惠下啦。”
嘿,英雄这个头衔在购物时候还能打折,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福利。
陈平安眉开眼笑,“那太感谢姐姐了,麻烦开张发票,我就要这台了。”
店员迅速响应,迅速给他开出收据递给陈平安,他则走向前台结账。
而此时张立国正旁边研究,拉动锯条,发电机嗡嗡响了并迅速转动,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
付完费用后,陈平安回来,向他表示满意。
陈平安知道他们需要收据,就把发票底联交给她:“好了,谢过你了,姐姐。
我不打搅你的工作了,先走一步。”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看着陈平安离去的身影,店员姐的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之意,犹如西施捂胸感慨:“真的很有型……”
店里的其他员工用有些羡慕的眼神看着这一幕。
他们借了一辆平板车,将发电机装上去。
张立国则负责护送,大家很快返回了工厂。
邢家伟见此圆圆慰,指示工人们卸货,并立刻投入到了发电机的安装工作中。
邢家伟对陈平安说:“有了设备还得想办法弄些柴油,否则就是一堆废物。”
陈平安笑道:“这种事情你跟主任老牛说一下就行,毕竟牛主任电都没办法解决,说不定燃油方面可以找到解决途径。”
张立国无奈道:“又要我去奔波了?”
语气夹杂一丝苦笑。
“没有办法,你们和他不熟,还是你最擅长沟通。”
说完,张立国叹一口气,跨上车离开。
由于简易住房的交货近,时间的压力越来越大,每拖一秒都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紧迫性。
张立国与张友远的协作进展顺利,街道办事处也间接持有一些简易工厂的股份。
这让工厂的利润也能惠及他们,这是双赢局面。
于是他坚决地借助办事处的权威开具一封信函,要求加油站一次为简易工厂提供五百升柴油。
油站经理是个善于应酬的人,亲自护送,并将储油罐直接送到工厂存放,表现出了默契的合作。
油箱加满了,发电机轰鸣启动,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喜,邢家伟振奋高喊:“大伙听着,陈总的电力问题解决啦,大家一起加油干!”
于是众人斗志昂扬,投入到工作中。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劳作里,陈平安全神贯注地督工,直到完成了八局预订的五百顶活动房屋才舒了一口气。
但是,眼前还有四千多间要交付,尽管稍事休息,但他们面临的工作强度依然如山,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实体制造业的艰辛繁复。
幸而有了张立国、邢家伟他们的辅助,如果只是他一个人,恐怕无法承载如此重担。
这些日子以来,舅舅似乎也变得更为克制,他表示这次算是学了个教训,不敢再鲁莽地跑到街巷去追那些“猎物”
。
这场经历使舅舅意识到家中安定的重要性,倘若遇上像靳群这样的“麻烦”
,他恐怕连懊悔无处诉说都会找不到人。
暂时闲暇下来,舅舅选择留在厂里,对组装自行车产生浓厚兴趣,竟借此习得了新的技艺。
有一天,张立国捧着一张营业许可证笑吟吟走进来:“我去街道办事处办妥文件,正好遇到主任牛眼,他把这个给你。
真心佩服你,手头一堆事情,竟然还想开餐馆,你的脑袋是怎么运作的呢?”
看着许可证书,虽然与腾达工厂的类似但不完全一致,陈平安微微一笑:“这没什么稀奇,餐馆交由一鸣打理,周叔叔负责厨房事务,婶婶也在身边帮衬,应该没问题。
你也知道,周叔叔被解雇后无事可做,怎么负担一家的生活?好在他有一手厨艺,若让它荒废,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