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撒娇 (第2/3页)
这一叫唤可以增加几分亲情的亲近,希望能得到援助。
为了赚钱的大业,丢点脸皮不算回事。
更何况喊个“阿姨”
并不会让他少块皮肉。
陈平安甚至愿意屈就。“拜托你了”
,他在心中默念。
听到他这样说,魏雪梅高兴起来:“懂事的好孩子啊,早这样说多好!稍等一下,我去帮你拿工具来。”
说完转身离去。
看着离开的背影,陈平安深深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魏雪梅拿着工具箱回来,递给陈平安,说道:“都配陈了,拿着去用吧。”
陈平安接过工具,询问费用,而魏雪梅假装嗔怪,催促他赶快收拾好。“你疑虑什么?快点收好走开呀。”
陈平安微微笑道,庆幸有免费的服务,收起工具致谢:“谢谢您,魏阿姨。”
魏雪梅气得声音都扬了起来:“找我姑妈帮忙说一声,完了再喊魏叔叔,小子!别这么乱来!“
陈平安不回头,笑声依旧大:“过会儿我去把琪琪接回家住两天。“
这使得魏雪梅噗嗤一笑,她心想这个青年真是挑拨离间的好手。
一个同事走近他们,问:“魏经理,这位是?”
微笑间,魏雪梅解释:“他是个侄子。“
闻言那人评价:“真潇洒。”
她接着打趣:“那当然,跟我姐姐长得像。”
对方猜测:“难道是你外甥?”
而她纠正说:“是我先生那边的侄子。”
“这样啊,应该叫阿姨吧?”
同事略显无奈:“开玩笑呢!好好工作要紧,你们别在这添乱。
再这样闲聊,你的饭碗都快没了!”
这话戳中魏雪梅的痛处,同事意识到新上司的威慑力。
当下他不敢多做停留,决定还是避祸要紧,讪讪离去,留下背对着陈平安的身影。
想起去年他的举止,以及自行车卖得的钱财,魏雪梅心底不禁涌起了些许温暖。
她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确实,明天该让琪琪跟着平安住几天,她最近老挂在嘴边想念干妈和小圆圆。
她明白,琪琪更想的是大哥哥陈。
回到仓库,把工具一放,便开口:“开始吧!”
大家立刻忙碌起来,像是火炉边的孩子们热切投身于任务。
组装自行车实际上不是难事,只需技术熟练者稍一瞥见就了解其构造。
但困难主要体现在车轮辐条的操作上——它们就像复杂的拼图一样,钢圈和辐条间的紧密连接需要精准对陈。
工作的实质并非挑战性极高,关键点则在于调整好车胎的平衡——业内人称之为“固定车头”
。
北京人以比喻表达这种技术:轮胎若晃动如龙,则表示车轮已经走形,不够平顺。
类似的俗话:“不服?给你看看什么是‘龙头’的功夫。”
这里带些调侃,实则是对维修技能的考验和对错误做法的教训。
在场都是此类高手,一辆自行车的装配如同家常便饭。
江大鹏的技术出类拔萃,几个熟练的钳制动作就能调整好辐条的松紧,轻松构建出标准的轮胎轮缘。
陈平安也不甘示弱,细心地缠绕车轮,注意每一步的力度控制。
他对相邻的辐条轻轻束紧,在地带则徐徐放松,渐进式修复,以恢复正常胎体形状。
这让三位同事赞叹不止,对陈平安的技艺赞不绝口。
张立国完成新设计的一款女士二十六寸自行车后,心怀钦佩地感慨:“我真没想到平安有这样的技术。”
江大鹏也在赞扬他的手法娴熟:“平安真是顶尖的手艺,一眼就看出了经验丰富。”
说完这话,现场气氛充满了和谐的劳动乐趣。
“别给我面子了,其实就是闲来无聊时喜欢动脑琢磨。
那辆自行车只不过是不久前在胡同对街为邻居家修了一下,谈不上什么高招。”
陈平安赶紧解释,以免触及更多关于自己重生的谜团。
对付张立国算还好,但对于邢家伟和江大鹏这样敏感的角色,他更加小心翼翼,怕他们的洞察打破自己的平静。
众人闻言轻笑,未进一步追询那个话题,转而取笑:“你拆人家的自行车,人家没冲你发脾气已经是奇迹了。”
陈平安也笑了起来,回应道:“因为我觉得自己很英军,而且我家那位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