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百花深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三十三章:百花深处 (第1/3页)

    “那就按你和美华的待遇标准来确定吧。”

    陈平安答道,见对方点头,微笑着离开了。

    不远处挖掘机械声此起彼伏,房屋基础正在开挖。

    此刻,陈平安感到无所事事,打算外出找寻待售住宅。

    即使短期内无法重建,也不能让母亲和妹妹继续住在毫无遮挡的庭院,那些被蚊虫困扰的日子太糟糕。

    作为一位行动派,陈平安即刻启程,出门后才意识到自己并未确定目标。

    那个时代,愿意卖房子的人还真不多。

    何故如此?简单讲,就是中国的公有住房制度导致的。

    房屋大多为所有,单位供职工居住,个人私下买卖极为少见,尽管也有一些,但实属罕见。

    比如我,在朝阳区居住,孩子却在京宣地区学校就读,家里有三间半房,想为了让孩子离学校近一点,希望用我在朝阳区的房子换一套宣武区的四间房子。

    我张贴了换房的信息,有意向的人看到后,通过联系方式来找我。

    我们会一同去看房子,如果两边都满意,再去这两个区域的房产管理机构更新产权记录,就这样简单交易。

    在闲暇的时光里,陈平安无意间来到了棉花胡同,继续向北又西行,他注意到了巷口一块绿色底,白色字体写着“百花深处”的招牌。

    他瞥了一眼,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低声哼唱着:“有人说花海深处藏佳人,等候心上人,纤手动如丝,绣制深情意绵长;面容慈祥的老者静静守望,期盼英勇的凯旋……一夜BJ情……”

    伴随歌声,他漫步进入胡同,发现道路狭窄而静谧,大约只有三米宽,整条巷子里弥漫着古朴的气息。

    从“百花深处”东西两端延伸至新街口和护国寺东巷,这个胡同中的四合院颇多。

    其中有两处尤为独特:其一是位于此处的厂桥小学低龄部,红漆大门显得颇有清华大学的风范;在另一边,第16号院子赫赫有名,曾是中国最早的一个音频工作室——百花录音棚的发源地。

    住在这里的人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